江蘇省市國資與蘇寧成立200億基金:或只用于增量業務,不能用于還債

國資委系統尚未接到具體出資信息。

5月6日晚間,蘇寧集團通過其公號之一“蘇寧藍話筒”發布消息:江蘇省國資委、南京市國資委與蘇寧簽署了組建新零售發展基金的框架協議。

從公開內容看,這一新零售基金規模達到200億元,由江蘇省國資委、南京市國資委、蘇寧集團和社會資本等4方面共同出資,目的在于支持蘇寧調整優化結構、盤活優質資產、實現轉型發展,推動新零售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江蘇省和南京市國資出手前,2021年2月末,深圳國資委全資持有的深國際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鯤鵬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一共出資148.17億元,分別收購蘇寧易購8%及15%的已發行股份。2020年,蘇寧易購實現營業收入總額為2584.59億元。

4月29日晚,蘇寧易購披露的2021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實現營業收入540.05億元,同比下降6.6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6億元,同比上升182.8%。

查閱蘇寧易購2012-2019年的財務報表可以看出,蘇寧易購的利潤主要來源是“營業外收入”和“投資收益”,而“營業外收入”和“投資收益”的收益主要有對外出售企業股權、關聯交易、結構化融資等3個方面。

由于蘇寧易購是渠道商,因此其真實的營業收入是用賬面營業收入(按照合同價格銷售商品的數額)減去代表購進成本。從這個角度看,導致蘇寧易購來自銷售的經營收益長期虧損的真實原因是較高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p>

蘇寧集團發言人處向21世紀經濟報道提供的資料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蘇寧易購就內部管理效率和費用管控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在內部費用控制方面,一季度蘇寧易購銷售費用同比下降11.84%。同時,加快對于虧損業務的優化調整,并已啟動天天快遞業務方向的快速轉型。

作為知名大型零售商渠道商,蘇寧處于品牌商和消費者之間。而與品牌商之間的博弈,可通過“預付款項周轉率(渠道商進貨向品牌商支付的預付款)”和“應付款項周轉率(渠道商占用品牌商銷售尾款的能力)”這兩個指標觀察,前者越來越低(從2012年的26.05下降到2019年的8.53%),后者越來越高(從2012年的2.33上升到2019年的3.26)。這直接意味著蘇寧與品牌商之間的博弈能力在逐漸下降,而品牌商對蘇寧的依賴越來越低。

并且,一直以來,通訊產品、白色家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小家電產品、數碼產品和黑色家電是蘇寧易購的主要銷售產品。其中,僅通訊產品和白色家電的銷售收入占比零售業收入近50%。

而近些年的市場實踐顯示,諸如從格力、美的集團等著名品牌的動作看,都在加強建設屬于自己的經銷商和專賣店體系,以減少渠道商對企業經營性現金流的占用。這一對品牌商的加法反過來就是對蘇寧的減法,因此蘇寧只能動用金融負債來補充。

不過,到目前為止,江蘇省國資委、南京市國資委尚未就200億基金一事在公開渠道表態。5月7日,就基金中的“社會資本”以及出資比例、落地時間表等,蘇寧集團新聞發言人處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暫時沒有具體信息對外公布?!?/p>

從省、市國資委的具體屬性和職能看,其本質是代表省、市政府履行出資人資格,真實出資者只能是其職能范圍內監管下的省屬、市屬國有企業。不過,多家盈利較好的江蘇省屬企業有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00億基金一事知悉,但尚未接到有關具體消息?!?/p>

5月7日,有省、市兩級國資委業務處室人士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僅知道200億基金一事,但尚未接到有關會議紀要等資料,委領導也尚未傳達對這一可能的出資信息。

蘇寧公告顯示,基金將以“市場化、法治化”為原則,在保障投資風險前提下,采取投資蘇寧優質資產與優質業務等方式,進一步發揮蘇寧現代商貿流通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實現國資、民資資源互補、合作共贏,促進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持續快速發展。

“從個人的理解看,即使是200億元的基金到位,也只能用于蘇寧的增量業務,而不能用于還債?!庇薪咏K省國資委的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

作為企業,蘇寧是近5年來與江蘇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極其罕見的非公企業。

2018年11月,江蘇省政府與蘇寧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在會上發言時表態,蘇寧將扎根、服務江蘇,把更多優質項目投在江蘇,未來5年,蘇寧要在江蘇省內實施一批重大項目,預計總投資2000億元。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網絡編輯:柔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