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如何實現消費擴大與消費升級

5月8日,2021中國新消費發展論壇在海南??陂_幕。此次論壇由廣東省商務廳和海南省商務廳指導,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和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聯合主辦,南方周末承辦,vivo提供特別支持。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張明解讀“如何實現消費擴大與消費升級”,深度解析經濟熱點,展望新消費的創新方向。

張明認為,未來5-10年,中國最重要的增長引擎是要素的自由流動,以及要素自由流動形成的區域一體化,可以幫助我們充分發揮14億人的優勢,鍛造我們的消費引擎。

以下為演講實錄:

非常榮幸參加論壇,我用20分鐘的時間跟大家分享一個話題——如何實現消費擴大與消費升級?

我主要講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什么會出現、如何構建,擴大消費升級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第二個問題,當前形勢下中國如何有效擴大消費,實現消費升級。

去年黨中央提出了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大家都知道雙循環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基本格局。雙循環格局起源于1990年代開始的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格局,當時是以外促內,以國際大循環帶動國內發展。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后,兩個外部環境的轉變使得國際大循環戰略必須調整。第一個轉變,次貸危機之后全球經濟陷入了長期停滯,國際貿易摩擦紛至沓來,外部需求變得不穩定;第二個轉變,次貸危機之后中國經濟突飛猛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目前中國的GDP總量是美國的70%左右。

隨著自己的強大,由外需來帶動中國的發展有點力不從心,所以雙循環格局既是外部環境的調整,也是內部環境的改變。

如何系統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呢?首先有三大支柱,第一大支柱是消費擴大、消費升級;第二大支柱是產業結構升級和技術創新;第三大支柱是要素自由流動和區域一體化。

在貿易、金融、開放和機制四個維度上,海南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如何實現消費擴大和消費升級?首先,要實現消費升級,關鍵在供給。目前中國城鎮家庭對傳統制造的消費相對比較飽和,消費升級有兩個抓手,第一個抓手是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提供更高質量和更廣范圍的消費選擇;第二個抓手是滿足高質量服務的需求,當前我國居民在養老、醫療等方面的高質量服務需求未得到滿足。

從需求層面來講,要實現消費擴大、消費升級,持續提高居民的收入增速和收入水平,尤其是中低收入老百姓的收入增幅和收入水平,是至關重要的。

我下面從六個方面進行梳理。

第一個方面,從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數據可以看到,家庭部門占比從80年代的70%降低到90年代的60%,最近幾年在提升,最明顯的是2010年。發達國家初次分配中家庭部門占比在70%以上,這說明居民應該在初次分配中拿多一些,政府少一些。

第二個方面,加大居民內部的收入再分配力度,實現全體居民的共同富裕。大家還記得去年兩會期間,克強總理提到,中國有6億人月均可支配收入不足1千塊,這是2018年中國家庭的調查數據,說明低收入群體的比重還是很高的。像河北、山西、江西、廣西、云南、貴州、四川、重慶,目前低收入群體占比還在50%左右。所以,中國不能只看沿海,還需要看內陸,不能只看南邊,還需要看西北,如果這么龐大的群體收入水平得不到改善,從全國層面來看,消費升級就是一句空話。

從各國后40%的人口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來看,從改革開放一直到2016年,中國后40%人口的收入占比從30%降到15%,這說明底層老百姓雖然人均收入在上升,但是占比下降,情況不太樂觀。

中國消費兩極化非常突出,中國在全球奢侈品市場中的占比從2016年后上升非???,現在超過了10%,從增速來看占比更高。

從這幾方面可以看出貧富差距已經很大了,要實現消費擴大和消費升級要想辦法糾正貧富差距,需要提高居民收入增速與收入水平,提高中低收入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大多數的低收入人群在農村,因此要著力提高農民群體的收入。另外還要考慮到民營企業對中國的重要性,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

房住不炒的政策注定長期化、政策化,2015年以后房地產畸形的發展已經對居民消費產生了非常強烈的抑制作用,從2010年以后中國居民杠桿率上升非???,隨著居民杠桿率的上升,居民消費增速開始持續下行。要實現消費擴大、消費升級,房地產調控一定會持續進行,方式可能會有變化,但是方向會保持。

現在中國老百姓儲蓄率還是挺高的,國民儲蓄距離頂峰期有所下降,隨著老齡化加速,儲蓄率可能會往下走,2010年恰好是中國的拐點。我們必須加快教育、醫療、社保領域的改革,消除老百姓的后顧之憂,降低老百姓的預防性儲蓄。

做個總結,從需求層面來講,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需要加大初次分配、再分配力度,提高農村收入,確保民營企業的成長空間,房住不炒,加大公共領域的改革等。

未來5—10年中國最重要的增長引擎是要素的自由流動,以及要素自由流動形成的區域一體化,這可以幫助我們充分發揮14億人的優勢,鍛造我們的消費引擎。

我們即將出版的《五大增長極》中提出,未來5—10年隨著要素自由流動,有五個區域的發展會非???。

第一個是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的市場化程度是最高的,科技和金融是兩大支柱,粵港澳大灣區最有可能成為中國的硅谷。第二個是長三角。長三角有兩個優勢,長三角內部區域發展一體化程度最高,而且區域發展最平衡。第三個區域是京津冀。如果未來雄安能崛起,京津冀地區能形成一個三角形。第四個區域是鄭州、合肥、武漢形成的三角。它們是中國其他四個區域的中間區域,天然形成國內生產網絡的中間環節。最后一個區域是重慶、成都、西安形成的三角,人力資本成本比較低,可以從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擴散過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未來發展是非常廣闊的。

但是如果未來這五個區域發展很快,中國發展不平衡問題會更加大。這些地區基本位于東部,我們將面臨一個抉擇,究竟是促進各地均衡發展,還是放開要素自由流動來加快這五個區域的發展。

未來十年,消費引擎將在中國的經濟增長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要實現消費升級、消費擴大絕非易事,很多發達國家消費擴大是靠舉債,居民收入水平超過了勞動生產的增速,這是很難持續的。

對中國來講,“十四五”規劃至關重要,需要讓居民收入增速跟GDP增速同步,促進未來十年中國消費崛起,保證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