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洞庭深處

我佩服那些耐得住寂寞的漁民,更敬重在營生之外還能冒著危險保護江豚和其他野生動物的志愿者。


但是,漁民既是環境的受害者,也是施害者。長江禁漁政策無疑及時地按下暫停鍵,有了這個喘息的機會,整個生態系統將得以修復。

責任編輯:楊嘉敏

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正式啟動,洞庭湖水域一年前就已經全面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我對洞庭湖的記憶停留在2013年深秋,從岳陽樓邊搭乘漁船深入東洞庭湖的一日游仍歷歷在目。那是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外人眼中的風景,對當地人卻是實實在在的生路。

2013年,洞庭湖上的漁民載著生活補給回湖心的家。 (丁子凌/圖)

2021年春,終于有機會故地重游,偏偏趕上連日陰雨。抵達岳陽時雨下得正大,我決定先去洞庭湖博物館避一避。這座嶄新的博物館2020年底剛開館,建筑形似一艘巨輪,矗立于君山島濠河畔。展覽覆蓋了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包括湖南省岳陽市、常德市、益陽市、長沙市望城區以及湖北省荊州市)的方方面面,一圈走下來,像是看了份圖文并茂的政府工作報告,不禁感嘆于洞庭湖作為中國第二大淡水湖、長江重要的調蓄湖泊和國際重要濕地,對長江流域生態、水和糧食安全的巨大影響。

展廳門口銀閃閃的雕塑,我一眼就認出是幾只歡快翻騰的江豚。2021年2月,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長江江豚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人類的過度捕撈、船只干擾和水體污染等原因導致其種群數量銳減。近幾年的數據顯示,長江江豚僅剩約一千頭,其中整個洞庭湖保護區約占十分之一,而我曾有幸親眼見過其中之一。

成群的候鳥與漁民作伴。 (丁子凌/圖)

8年前,我因工作需要采訪了國內第一個專門保護江豚的民間組織——岳陽市江豚保護協會。這支漁民自發成立的民間巡邏隊直接觸動了非法捕撈者的利益,志愿者的人身安全時常受到威脅。為此,最初的14個弟兄曾立下“生死狀”:有人遇難,茍活者集體撫恤其妻兒。協會安排我跟隨巡湖志愿者出船,本以為只是去碰運氣找找江豚,沒想到趁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汪亞純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