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業資本的不同路徑選擇
黃光裕帝國搖搖欲墜,顯示在經濟下行周期,所有的類金融企業患上了同樣的大胃病,他們不能控制自身的規模,最終害了自己,也害了上下游相關企業。
在經濟下行周期,所有的類金融企業患上了同樣的大胃病,它們不能控制自身的規模,最終害了自己,也害了上下游相關企業
在資本時代,是固守產業資本的運作模式,還是以實業運作為點綴,拓展資本市場?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2008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一的劉永行與第二的黃光裕,出道之時都是兄弟帝國,以實體運作面目示人,但表象之下,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實體運作模式。
劉氏兄弟,人們能夠聯想到的詞匯是鵪鶉、飼料和民生銀行;而黃氏兄弟,人們聯想到的詞匯是:*ST金泰、中關村、三聯、家電連鎖巨頭、房地產。劉氏兄弟總是與吃苦耐勞、賣8萬只小雞的創業故事聯系在一起,而黃氏兄弟與并購、資本運作、賬期等等金融資本家的形象更密切。
實際上,不論是劉氏兄弟還是黃氏兄弟,都擁有不俗的實體界的實力,黃氏兄弟的國美壟斷了家電銷售,通過資本市場的運作在短期內實現創富神話,而劉氏兄弟,不僅有飼料集團,還有鋁業、化纖、投資公司等,東方希望參股了民生銀行、民生保險、光大銀行等金融機構。
區別在于,劉氏兄弟雖然謀求成為銀行家,成為資本市場的大鱷,卻從來沒有成為資本玩家,很少操縱ST金泰之類的妖股,也沒有拉長上下游企業的賬期,以明顯損害投資者與廠家的方式謀求自身財富的大躍進式的發展。而黃氏兄弟,卻成為金融與資本市場的可疑操縱者,并且在財富急劇擴張的過程中,快速進行規模擴張,導致現金流繃緊,禁不起經濟周期的任何下行趨勢。
如果市場激勵一味偏向資本運作,中國實業界將遭受滅頂大災,如果實業界完全不懂得資本運作,逐步降低的利潤空間將把企業家壓得透不過氣來。在資本時代如何恪守實業運作模式,還能夠不被市場淘汰出局,建立起對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的正確激勵機制,考驗的是政府與企業家的智慧。
劉氏兄弟:實業運作為里
劉永行認為自己“普通普通,普普通通,哪有什么傳奇色彩”,在2001年接受經濟半小時采訪時說,“我們自己的特點是更適合做實業,現在大家有點瞧不起實業,特別是瞧不起傳統產業。那么大家瞧不起的我來做,我來扎扎實實地做。需要有人來扎扎實實地做實業。”當時東方希望集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