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系統漏洞“薅肯德基羊毛”,5名大學生獲刑
日前,在校大學生徐某利用肯德基App客戶端和微信客戶端之間數據不同步的漏洞,騙取兌換券或取餐碼,售與他人牟利,并將詐騙方法傳授給同學,造成肯德基品牌所有者百勝公司損失20余萬元。
近日,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徐某等5人因犯詐騙罪、傳授犯罪方法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相關話題迅速引發熱議。
大學生鉆肯德基系統漏洞
生出意外“副業”獲利
徐某是江蘇某大學的一名在校生。2018年4月,他在用肯德基客戶端點餐時,意外發現兩個“生財小門道”。
-
一是在App客戶端用套餐兌換券下單,進入待支付狀態后暫不支付,之后在微信客戶端對兌換券進行退款操作,然后再將之前客戶端的訂單取消,此時竟可以重新獲取兌換券,這種方式等于分文未付騙取一份兌換券。
-
二是先在App客戶端用套餐兌換券下單待支付,在微信客戶端退掉兌換券,再在App客戶端支付,此時便可以支付成功并獲得取餐碼,這種方式等于分文未付騙取一份套餐。
發現這個漏洞后,徐某“喜出望外”。從2018年4月起,除了這樣點餐操作外,徐某還做起了“副業”,將詐騙得來的套餐產品通過線上交易軟件低價出售給他人,從中非法獲利。
同時,他還將犯罪方法當面或通過網絡傳授給丁某等4名同學。截至同年10月案發,徐某的行為造成百勝公司損失5.8萬余元,丁某等4人造成百勝公司損失0.89萬元至4.7萬元不等。
法院:符合詐騙罪構成要件
5名大學生獲刑
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審理查明,各被告人利用系統的數據不同步來實施犯罪,并非系統本身發生的機械故障或者缺陷,其行為存在欺騙性。
法院認定,各被告人明知肯德基App客戶端和微信客戶端自助點餐系統存在數據不同步的漏洞,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進行虛假交易,進而非法獲取財物的行為認定為詐騙罪。
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人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單位財物,數額巨大,并傳授他人犯罪方法,其行為分別構成詐騙罪、傳授犯罪方法罪。
徐某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詐騙和傳授犯罪方法罪行,均系自首,依法分別予以減輕、從輕處罰。同時,徐某積極賠償被害單位損失并獲諒解,酌情予以從輕處罰。
最終,徐某因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六千元;犯傳授犯罪方法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兩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六千元。
丁某等4人皆因相同案由被分別認定為詐騙罪或詐騙罪、傳授犯罪方法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至一年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四千元至一千元不等的刑罰。
網友:聰明腦袋算了筆糊涂賬
網友看后紛紛表示,“聰明用錯了地方”“做任何事不能違背法律”。
(來源:央視新聞綜合新聞晨報)
?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