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企業數字化中的倫理風險

責任編輯:侯明輝

數字化浪潮正在重塑社會生產生活面貌。企業在利用數字技術進行轉型升級、創新商業模式的同時,必須識別和管理數字技術應用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倫理風險,從而使數字技術真正成為增進人類福祉、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有力工具。

數字技術不僅為傳統企業轉型提供了廣泛的改進空間,也進一步激發了產業創新和升級。在國家數字化戰略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涉足數字化轉型,在企業管理、生產、銷售等環節中引入基于算法、5G、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聯合應用,從而實現對業務全過程的數字化管控和預測;許多新興的企業更是以數字技術為支撐建立起全新的商業模式,迅速成為細分市場的佼佼者。

毫無疑問,數字經濟正在成為全球經濟發展增長的重要引擎,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也是大勢所趨。面對數字化浪潮,企業在享受數字技術帶來的生產效率提升、創新迭代速度加快等紅利的同時,也需要關注數字技術應用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倫理問題,以及由此引發的企業社會責任風險。

過度數字化的倫理風險

企業數字化的管理對象既可以是不具有生命的機器設備,也可能是企業內部員工或企業外部客戶等生命體。一般而言,如果數字化管理的核心對象是機器設備,那么,數字化技術的運用則不涉及倫理問題,這部分企業也是數字化轉型的最大受益者,例如,傳統的制造業企業。

然而,近年來,一些企業逐漸運用數字化技術管理生命體,希望借此能夠讓生命體同機器一樣高效率運轉,進而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利益。至此,便出現了一些有悖道德的倫理問題。例如,光明網披露的某公司因員工上廁所超時而被公司罰款,《人物》雜志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的文章討論外賣平臺通過AI算法不斷壓縮外賣配送員的訂單配送時長,《哈佛商業評論》特別策劃提及的某乳業公司引入數字化手段控制動物飼養過程等。這些案例引發了社會公眾對數字倫理的討論和思考??傮w來看,過度數字化或者不恰當地應用數字技術存在以下三方面突出問題:

一是窺探隱私。企業運用數字技術提高員工工作效率是存在前提的,即企業擁有關于員工足夠的私人信息,從而使企業運用數字化技術手段對員工的工作過程進行監控、數據采集、分析等成為可能,并據此對其工作效率和績效進行評價。盡管從技術層面看,這些因素均可作為評價員工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依據,然而難以避免地涉及員工的隱私信息,例如:家庭住址、家庭成員、家庭收入、個人通信記錄和心理狀態等。除了員工之外,企業外部如人臉識別、賬號和密碼等的客戶群信息也可能相應變得更透明,例如315晚會中曝光的多個企業非法抓取用戶人臉數據案例。

二是侵占被管理方自由。數字技術的運用在被管理方與數字化系統的協調中可能產生系統性問題,這體現在企業極容易侵占被管理方的自由,例如規定員工吃飯、休息和上廁所的時間。另外,容易被忽視的是很多企業的價值來源是動物,例如乳制品行業、肉制品行業等。這些企業大量將數字技術運用到動物的養殖、培育、生產過程中,如果在這一過程中完全不顧及動物自身的福利,那么就有可能出現對動物的“虐待”等問題。

三是引發惡性競爭。數字技術的運用使得企業往往會根據效率來淘汰被管理方,這就加劇了被管理方之間的惡性競爭。例如外賣平臺利用數字技術壓縮定單配送時間,迫使外賣騎手不得不冒著生命危險提高配送速度。惡意競爭致使部分社會成員無法享受舒適的數字化體驗,反而在過高的技能評價標準下從事過度消耗的高強度工作,并且依然會因為效率不夠高而被淘汰。

開展負責任的數字化

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以及應用數字技術的過程中,始終需要牢記的是,數字技術的發展是為了增進人類社會的福祉,促進實現更加包容、普惠、可持續的發展。人或其他生命體作為數字化系統中的變量,不能被異化為工具,而應該得到基本的尊重,企業應尊重和維護利益相關方的隱私、生存和健康、自由選擇的權利等。因此,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以及應用數字技術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系統數字化和尊重生命體之間的平衡。

一是要注意工作標準化與被管理方生存權的平衡。數字化技術的良性發展需要建立在保障被管理方基本權益的基礎之上,而不能無限制地提高要求,從而實質性地侵占被管理方的工作機會和生存權。

二是要注意工作流程化與被管理方自由的平衡。利用數字技術提高工作流程處理效率,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壓縮被管理方非工作時間、侵占其自由的問題。盡管數字技術重塑了社會生產生活面貌,但是,企業仍需在法律法規界定的邊界內開展生產經營,仍需尊重法律法規所賦予的相關方應有的自由支配時間和空間的權利,而不是在技術的外衣下,侵占相關方的自由。

三是要注意工作智能化與相關方隱私的平衡。采集隱私信息可用于智能化敏捷決策,但是要明確信息采集界限,企業應盡可能地規避信息化過度深入到相關方的隱私領域,從而有效維護數字化最基礎的倫理道德。

數字化浪潮深刻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我們也看到數字技術所蘊藏的“向善”的力量正在被挖掘和釋放。與此同時,我們不得不警惕數字技術應用帶來的新的社會問題,提前認識到,數字技術的發展應用需要更好地適配數字化時代的多元沖突,在延展產業邊界的同時考慮企業內外部競爭的底層邏輯,從而使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走上一條健康友善和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作者單位: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