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島的前世今生
(本文首發于2021年5月13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張戴琛 龍慧詩
“甲午戰爭的歷史遺留問題”
釣魚島列島位于中國臺灣基隆東北約190千米處,包括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和北小島等島嶼。
早在明、清兩朝,釣魚列島就被劃為我國海防管轄范圍之內,已明確為中國領土。據明代《使琉球錄》等史料記載,釣魚島列島位于中國至琉球藩國分界處,是重要的海上航標,歷史上有“釣魚嶼、釣嶼、釣魚臺”等名稱。列島以東即是深度超2000米的琉球海槽。行船至此,水色驟變、風急浪高,被旅人視為“畏途”。
19世紀末,清政府被列強入侵,自顧不暇。而日本則經明治維新后迅速崛起,覬覦西進。1875年,日本強令琉球停止對清政府朝貢。之后,又宣布“廢藩置縣”,將琉球強行并入日本。甲午戰爭爆發后,日本趁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