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化”飯圈

靠“粉絲拼錢”的選秀氪金游戲暫時偃旗息鼓,但“飯圈傳銷化”是否能真正終結?

5月10日,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綜藝節目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提到:

節目中不得設置“花錢買投票”環節,嚴禁刻意引導、鼓勵網民采取購物、充會員等物質化手段為選手投票。嚴禁任何機構和個人以“花錢買票”“集資打投”等形式進行數據造假,干擾節目選拔。

大規模、系統化“花錢買投票”的追星方式要追溯到2018年。彼時,一檔全新的選秀節目《偶像練習生》橫空出世,自此粉絲可以通過“花錢買商品”的形式為喜愛的選手投票,送其出道,“追星”與“氪金”的聯系變得愈發緊密。

到了今年,愈發瘋狂的“打投”集資(打投,指飯圈粉絲給自己喜歡的明星、偶像、有組織地進行投票、刷數據的行為)和鬧得沸沸揚揚的“倒奶事件”,讓飯圈亂象再一次進入公眾視野。

追星并非什么新鮮事,喜歡一個偶像往往會被粉絲賦予更多意義——比如被偶像的才華或者努力所吸引,或者因為偶像獨特的性格或態度等。但不論因為什么,在很多人看來,這種喜歡都是自我的一種選擇甚至投射,“他/她是我想成為/喜歡的那種人”。

可現實中,很多年輕粉絲原本只是想安安靜靜做個“散粉”,結果卻在入局之后越陷越深,錢越花越多,情感也變得愈發狂熱。有時候連他們自己都想不明白,是什么誘使他們著了魔般瘋狂打投,無法自拔?

集資競賽和虐粉小作文

“愛豆這么努力,粉絲不能對不起他”

“本來想著打個幾十就收手,最后一算,才發現那天自己已經花出去快1000?!?/p>

安嫻是《青春有你3》中某位選手的粉絲,今年是她第一次參與集資。在后援會組織的“團建”活動中,開始她沒想投得太多。結果從集資抽獎、和別家battle、“插旗拔旗”……一系列活動讓她“剎不住車”,一個月內從投幾十到投幾千,錢花的毫無感覺。

在決賽前被叫停的《青春有你3》。

各家選手的集資金額都在不斷攀升,沒有硝煙的戰爭在粉絲之間反復拉扯,但安嫻沒有為花錢后悔,“少了這些錢自己并不會活不下去,但如果不投錢,偶像可能就沒法出道?!?/p>

而她不曾察覺的是,“花錢=出道”的背后,看似是單純的“粉絲用愛發電”,實際上卻是“商家的氪金陷阱”。

當下的選秀,大多是由粉絲投票決定成團出道的人選。對粉絲而言,視頻賬號投票之外,就是購買與節目組合作的贊助方的商品獲得投票碼卡券(奶卡、水卡)進行投票。

節目方和商家將“產品”與“票數”深度捆綁,慫恿粉絲消費“根本消化不完的產品”。比賽中各種與贊助商相關的榜單還在進一步誘導粉絲花錢——比如,節目方以讓喜愛的選手“直播出鏡”、做“廣告宣傳”等,吸引“粉絲”購買贊助商各類名目的產品。對于粉絲而言,“一旦開始花錢,根本停不下來?!?/p>

資方制定好規則,而后援會及一些粉頭則利用話術、活動在群體內部營造集資氛圍,不斷給粉絲“洗腦”。安嫻就注意到,超話和后援群里總有人在曬打錢的截圖,配文往往是“就缺你一票,就缺你一朵花”“就是一杯奶茶錢”“愛豆這么努力,粉絲不能對不起他,姐妹們支棱起來?!?/p>

“虐粉小作文”也在粉絲群體中廣泛傳播和不斷重復,不花錢追星竟成了一些飯圈人士口中“讓人惡心的事情”,“白嫖”會遭到責難,“想問你一句,今天你除了花錢,你還能實質性的為你愛豆做些什么事?”如此道德綁架,一些低齡“粉絲”極易沖動消費。

追選秀時,粉絲何思琪就曾將好不容易找父親要來的,本來準備找黃牛買偶像成團夜門票的7000多元錢,全部打給了后援會。促使她改變決定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后援群里的其他粉絲都說,為了偶像能出道,她應該把這些錢貢獻出來。最終,何思琪也覺得自己做出了最明智的選擇,“確實沒有什么比他出道更重要了?!?/p>

集資在狂熱的氛圍中愈演愈烈。比其他人少集一場,就有可能被別人趕超,于是集資成為一場停不下來的競爭,集資規模一路飆升,把粉絲牢牢捆綁于其間,無法逃離。有統計數據顯示,從2018年《偶像練習生》的1400萬集資,到如今的《青春有你3》、《創造營2021》等選秀節目的動輒上億集資,短短三年時間,粉絲集資總額已經翻了數倍。

一面是瘋狂誘導粉絲集資,另一面則是后援會混亂的賬目,模糊的管理,巨額集資資金的去向便成為不可控的一環。

后援會“攜款潛逃”的劇情反復上演,部分職業粉絲“以此牟利”也并不罕見。如今飯圈就流行著所謂“海景房”的說法,粉絲們為了愛給偶像氪金,但心懷不軌的大粉卻有可能做假賬或卷錢跑路,成就自己買“海景房”的夢想。

某選手后援會被質疑用粉絲集資買奶票的錢買了海景房。

據南方都市報此前報道,有粉絲數據站涉嫌非法集資詐騙超百萬。

有后援會核心成員向南都周刊記者介紹,“我們私底下有個小群,這個才是真正的后援會核心群。比如我們會找一些刷票工作室,他們會有軟件抓取愛奇藝賬號,拿去投票(刷票),但是不會讓散粉知道,因為這算作弊。對外公布的信息就像做賬,明細是改過的,模糊掉的不只是刷票這件事,多少都會有一些后援會拿錢出來做中飽私囊的事?!?/p>

軍事化管理的后援會

高階粉頭動員低階粉絲消費,維持圈中地位

在飯圈中,不同階層掌握的信息是完全不同的,一旦參與規則制定,高階的粉頭、粉運(粉絲運營)還會持續動員低階粉絲消費,維持在圈中的地位和存在感,如同“拉人頭”。

花錢多的粉絲就會在群體中收獲一波又一波的吹捧,產生一種“強化”“鼓舞”的效果。曾有粉絲從集資門檻幾百元的“股東群”,一路加到門檻近萬元的“董事會群”,她說:“飯圈就是一個誰花錢多,誰說話分量重的地方?!?/p>

4月9日,《青你3》一選手的后援會要求粉絲們完成11分鐘集資11萬的目標。當天粉絲一共集資了65790元,后援會方面卻不滿意,覺得距離目標還有差距,隨后竟開啟“懲罰”模式。

資方和平臺制定好一套“奶票”規則,后援會的“軍事化”管理和各種“催錢”玩法,加之營造出的類似“傳銷”的狂熱氛圍,正掏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口袋和腦袋,讓他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甘愿“對著空氣瘋狂打錢”。

過去一段時間,隨著飯圈亂象受到輿論關注,很多粉絲活動轉入“地下”。表面上停止集資,實際上某個時間一到,就開始全網瘋狂發送暗號。所謂的“考試”“比賽”“買水果”,其實就是集資的暗號。時間一過,還要求粉絲們刪微博,不得聲張等等。這樣的隱蔽操作,更為數據和金額造假提供了空間。

信息繭房

內部自成邏輯,身在其間的人有種“使命感”

一旦陷入這種類似“傳銷”的狂熱氛圍,在“某某的粉絲”這一“想象的共同體”當中,“對偶像的愛”使人們甘愿接受統一管理,氪金和倒奶只是飯圈眾多亂象中的一面。

基于對藝人的私人情感和浪漫化想象,粉絲們可以毫不猶豫的喊出各種肉麻口號,或是謾罵立場不同的他人。

比如飯圈最受人詬病的“出警”行為,是指飯圈內部人士大規模的針對他人的沖擊行為。通過人肉以及大規模網絡暴力,理由可能僅僅是對方對自己的偶像形象不利。

何思琪回憶曾經追選秀的生活,“每天睜眼先看群,就看(后援會)今天有什么策略,比如什么階段要壓奶卡,什么階段要沖。要是沒什么事情就好,要是有什么事情的話,就要開始撕逼,搞得腥風血雨。

”在一個個封閉的信息繭房內,所有的規則都是合乎自身邏輯的,身在其間的人不會想要離開,只感到一種“使命感”和“信念感”——打榜、集資、控評、反黑、罵戰、入門費……各種行為愈演愈烈。

“我定義偶像”?

“自愿”追星背后很多行為已偏離本意

狂熱的追星被包裝成“自己的選擇”和“我定義偶像”,事實上背后卻充斥著各式各樣的驅動力量??此剖恰白栽浮?,實則難逃“誘導”。

一方面,資本和平臺設計出一套套規則,在龐大的偶像工業中,“喜愛偶像”和“購買商品”被偷換成同一件事。為了給偶像多投票,粉絲就要多買贊助商的牛奶獲得“奶票”,但很多粉絲都知道,帶奶票的奶口感不好,只是因為附贈奶票才有了銷路,甚至變得搶手。

城市地鐵中的廣告,打投成為年輕人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宣傳。

另一方面,職業粉絲、后援會、營銷號的推波助瀾,粉絲間的攀比與競爭,也讓追星變得愈發狂熱。有已經出坑的粉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他們有自己的一個世界,一套可以自洽、環環相扣的真空邏輯,但你一旦跳脫出來,就會知道其中的荒誕?!?/p>

在一種群體性的狂熱情緒中,很多行為或許并非出自本意。

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吳暢暢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分析,粉絲為偶像“打投”、雇人倒奶的行為,與當前選秀節目中的資本運作密不可分,因為資本的邏輯會讓粉絲有非常規、非理性的舉動。

偶像本身是一種商品,是商業鏈的一環。粉絲的“打投”就好似一種KPI,采取量化計件的邏輯,粉絲必然就會陷入到某種瘋狂的“廝殺”當中。目前的粉絲文化或者說粉絲經濟,是由選秀和綜藝節目反向推動的。平臺、制作方、廣告商其實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

真正的偶像絕不是以“實現夢想”為名,讓粉絲特別是青少年為其無節制地花錢的偶像。真正的粉絲也不應是無底線的黨同伐異,或是推波助瀾,讓更多年輕人加入這種狂熱之中的粉絲。

5月8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綜合治理局局長張擁軍對倒奶事件作出回應。他表示,“飯圈”亂象既涉及粉絲無底線追星,也涉及平臺縱容和商家不良行為等問題。

網信部門將對當前網站平臺上存在的“飯圈”謾罵互撕、挑動對立、刷量控評、教唆過度消費甚至大額消費、網絡暴力等不良行為和現象給予重點關注,清理有害信息,堅決處置職業黑粉、惡意營銷群組賬號、縱容亂象的網站平臺。

同時,網信部門還將加強對“飯圈”群體行為模式和治理方式的深入研究,指導相關網站平臺制定社區規則,規范粉絲群體網絡行為,引導青少年理性追星。

5月10日,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綜藝節目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嚴格管理調控選秀類網絡綜藝節目,抵制跟風扎堆、題材雷同、唯顏值流量、過度娛樂化等不良傾向,取消“花錢買投票”環節。

靠“粉絲拼錢”的選秀氪金游戲暫時偃旗息鼓,但“飯圈傳銷化”的時代是否能真正終結?

(來源:南都周刊)

網絡編輯:柔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