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誼兄弟困局透視:不止缺錢 接連對賭失利遭遇滑鐵盧
無論是上市公司華誼兄弟,還是大股東王忠軍、王忠磊兩兄弟,都陷入了缺錢的境地。
5月12日晚間,華誼兄弟(300027.SZ)公告稱,根據公司發展的實際情況與實際需要,公司于2021年5月11日向深交所提交了《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中止審核的申請》,申請中止時間不超過三個月,并于2021年5月11日收到深交所同意中止審核的回復。
這意味著,“補血”進程暫時中止。
而就在此前5月10日,華誼兩兄弟和華誼兄弟(天津)投資有限公司被曝出遭強制執行3億元。
華誼兄弟的資金問題,再度引發關注。
從風光無兩的“A股影視第一股”,到如今頻頻爆出資金問題,華誼兄弟經歷了什么?
兄弟缺錢
華誼兄弟近日消息不斷。
5月10日,一則王忠軍、王忠磊被強制執行3億元的消息廣泛傳播。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5月7日,王忠軍、王忠磊及其控制的華誼兄弟(天津)投資有限公司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3.04億元。
華誼兄弟缺錢,在影視寒冬之際已不是新聞,此前曾傳出王忠軍賣畫、賣房的消息,但此次到了被強制執行的境地,更加引發外界擔憂。
5月10日晚間,華誼兄弟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稱,經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了解情況獲悉,該款項源于實際控制人的個人投資事項,與上市公司不產生關聯。實際控制人目前尚未收到法院送達的具體文書。目前實際控制人正在與相關方溝通協商解決方案。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實際控制人不存在所持上市公司股份被司法凍結的情形。
盡管上市公司強調王忠軍、王忠磊兩兄弟被強制執行3億元與上市公司無關,但隱藏的一個擔憂是,兩兄弟同時是上市公司華誼兄弟的第一大和第三大股東,其資金狀況難免關系到上市公司的股權穩定性。另一個再次被提起的事實是,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華誼兩兄弟,都陷入了錢緊的困局。
5月11日,華誼兄弟發布風險提示進展公告稱,經實際控制人與相關方溝通協商,截至本公告日,雙方已簽署和解協議并已向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交備案。乙方王忠軍、王忠磊、華誼兄弟(天津)投資有限公司確認并自愿承諾按雙方約定的還款計劃向甲方中國民生信托有限公司支付款項,并且增加提供增信措施。若乙方未能依照協議約定支付全部款項,則甲方除有權要求乙方承擔違約責任外,有權繼續恢復法院的執行。
3億欠款的和解暫時達成,但緊接著5月12日,華誼兄弟又發布公告,宣布22.9億元定增中止審核。
公告稱,華誼兄弟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申請文件于2020年12月31日獲深交所受理。根據公司發展的實際情況與實際需要,公司于2021年5月11日向深交所提交了《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中止審核的申請》,申請中止時間不超過三個月,并于2021年5月11日收到深交所同意中止審核的回復。
華誼兄弟表示,公司正在積極推進本次發行相關事項的處理,在全力保障上市公司全體股東利益的前提下,探索更符合公司長期戰略部署和可持續發展需要的解決方案。待相關工作完成后,公司將及時向深交所申請恢復審核。
該定增計劃要追溯到2020年4月28日。當日,華誼兄弟發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稱,擬以2.78元/股非公開發行合計不超過8.24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9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借款。發行對象為阿里影業、騰訊計算機、陽光人壽、象山大成天下、豫園股份、名赫集團、信泰人壽、三立經控、山東經達。全部發行對象均以現金方式認購。阿里影業、騰訊計算機認購該次非公開發行的股票構成關聯交易。
這一定增計劃曾經歷過調整。2020年12月7日晚間,華誼兄弟公告顯示,公司對定價方式和發行價格、發行數量、發行對象及認購方式、鎖定期和募集資金用途等進行了調整。調整后的定增方案中,華誼兄弟將鎖價改競價。調整之前,發行價格為2.78元/股,調整后的發行價格為“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調整前的發行A股股票數量為不超過8.24億股,調整后的發行股票數量為不超過8.33億股。
定增的中止,意味著華誼兄弟渴盼已久的“補血”將被迫后延,而華誼兄弟的償債壓力已是迫在眉睫。
一季報顯示,華誼兄弟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貨幣資金6.44億元,與此同時,短期借款19.1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0.46億元、長期借款11.71億元、應付債券2.22億元,長短期債務合計為33.54億元。
華誼兄弟何以陷入如此資金困局?
華誼“變形”
5月13日,華誼兄弟收報3.68元/股,總市值102億元。而在2015年牛市期間,作為A股影視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老大哥”華誼兄弟市值一度超過800億元。
在大陸影視行業野蠻生長的十年,影視作品的短周期、高回報特點,使早期入局的華誼趕上了第一撥影視紅利。
2009年,華誼兄弟通過證監會創業板審核,成為了國內首家上市發行的影視行業股票。上市當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為6.04億元、凈利潤0.85億元,到2015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達到38.74億元、9.76億元,6年間分別增長了5.41倍、10.48倍。
然而,從2016年開始,華誼兄弟經營業績顯著下滑,2018年至2020年連續三年巨額虧損,合計虧損61.95億元。
這其中,除了影視行業整體變遷,還有兩個因素值得關注。
其一是對明星的深度綁定和對其空殼公司的大舉并購。最近華誼兄弟與馮小剛的對賭結果廣為關注。馮小剛對賭失敗需要對華誼兄弟進行業績補償,但這對華誼兄弟來說,也并不是好消息。這意味著,華誼兄弟最大的“搖錢樹”創富能力不達預期。而且,對賭期結束,也意味著未來的更大變數。
其二是華誼兄弟近幾年進行的實景娛樂相關業務布局。行業寒冬,加上實景娛樂的高投入、加上投資成本十年以上的長周期回本的特點,對華誼兄弟本就艱難的現金流更增添了負重。
對賭敗局
“華誼的天下,有一半是馮小剛打下的?!蓖踔依谠f。
而最近,華誼兄弟與馮小剛的對賭結果引發關注。年報顯示,馮小剛旗下的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陽拉美”)因未完成業績承諾,需要根據協議補償華誼兄弟1.68億元。
這筆錢對如今現金流緊缺的華誼兄弟至關重要,但馮小剛對賭失敗對華誼兄弟來說,也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五年前,華誼兄弟以10.5億收購馮小剛旗下東陽拉美70%股權,并簽下一份對賭協議。按照協議約定,即使5年內東陽美拉完全不盈利,馮小剛也“只”需賠償6.74億元,低于華誼兄弟收購額。
五年間,馮小剛有兩年未達成凈利潤要求,累計賠償2.35億元。據此計算,馮小剛“賺了”8億。
而對于華誼兄弟來說,市值自2015年高點已蒸發逾八成,近三年歸母凈利潤累計虧損超60億元,已陷入經營困境。
“深度綁定”馮小剛,這是華誼兄弟最廣受關注的一樁并購,但并不是唯一一樁。
2015年10月,華誼以7.56億元溢價收購了浙江東陽浩瀚影視娛樂公司70%的股權,彼時,該公司僅成立1天,注冊資本1000萬元,是典型的“空殼公司”。
此外,華誼兄弟也曾支付現金2.52億元向成立才三個月的浙江常升收購70%股權,這也是一次超高溢價交易,溢價率接近36倍。
華誼兄弟花費高昂代價收購這些空殼公司的背后,是瞄準了這些公司幕后的操盤手——著名導演、演員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杜淳、張國立等等。公司與名導演、名演員的綁定,也就意味著未來在拍片上的緊密合作、資源上的互通有無,還有,更重要的是資金上的利益捆綁。
上述收購簽署了業績對賭協議,然而,隨著《手機2》引發的影視圈稅務風波,以及疫情帶來的影業停擺等,子公司收入也面臨壓力,標的業績的爽約帶來的商譽等資產大幅減值,也將華誼推入了難以估量的資金困境。
與名導演、名演員的深度綁定是一出險棋,給華誼兄弟帶來過榮光,也帶來了挑戰。
一部電影的價值并不僅僅通過票房來評判,但對于上市公司來說,需要依賴票房帶來的利潤。而從票房結果來看,馮小剛似乎在逐漸失去對票房的號召力。
爭議“實景娛樂”
在2014年成立20年慶典上,王忠磊提出華誼兄弟要“去電影單一化”,馮小剛跟著起哄:“我決定不當導演了,跟著中軍去搞房地產?!?/p>
在一些人看來,這一決定成為華誼兄弟電影由盛轉衰的關鍵轉折點——華誼兄弟開始丟掉影視的基本盤。
在此之前,公司自身定位是“影視娛樂”公司,2014年之后,影視娛樂、互聯網娛樂、品牌授權成為了華誼兄弟新的“三駕馬車”。與之相對應的是,電影及衍生、電視劇及衍生、藝人經紀、電影院成為“影視娛樂”的子項,不再單獨披露營收和成本。
王忠軍的夢想是,打造一個中國的迪士尼。
同年,華誼兄弟斥資55億元打造的首個實景娛樂項目——馮小剛電影公社——投入運營,該項目占地1400畝,公司間接持有18.9%股份,景區以馮小剛導演的經典電影場景為建筑規劃元素,致力于打造綜合娛樂商業街區。此后,公司開始大規模股權質押操作,并通過資本運作大肆并購其他企業、建造電影小鎮。
與此同時,公司的影視板塊則在走著“下坡路”。2014年,華誼兄弟失去了電影票房冠軍的寶座,而在電影發行領域,華誼也從傳統前三跌落第八。
從2014年起,華誼兄弟的電視劇收入開始低于游戲,2015年到2017年的三年,華誼兄弟的凈利潤開始整體下降。
但實景娛樂項目的大手筆投資仍在繼續。
2018年8月,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開業,投資總額35億元;2018年12月,華誼兄弟電影小鎮(長沙)也對外開放,項目總投資超30億元。
從財務數據上看,2018年公司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部分營收僅為1.5億元,占收入比重3.84%,同比減少42%。
也許是業績下滑讓王忠軍重新審視自己的決定。2018年,王忠軍發公開信表示,自己將會參與公司所有的電影項目,全面強化對電影業務的管控,以此宣告華誼兄弟將重新回歸電影主業。
然而,就在2018年,“黑天鵝”降臨。隨著《手機2》引發崔永元對馮小剛、范冰冰“陰陽合同”的質疑,稅務風暴席卷整個影視圈,《手機2》主控方華誼兄弟更是處于風暴中心。2018年,華誼兄弟迎來上市十年首虧。
在訪談節目中,王忠軍坦承,這是華誼兄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此后2019年,被寄予厚望的馮小剛電影《只有蕓知道》票房不足2億,其他主投主控項目為0,CEO王忠磊點名批評相關負責人:這樣的失誤堪稱致命。
2020年疫情暴發,全球影視業遭遇重創,《八佰》斬獲全球票房第一,但對于已巨虧的華誼兄弟來說,這只是杯水車薪。
“馮小剛效應”減弱,華誼兄弟的電影業務尚未恢復,而大手筆投資的實景娛樂項目,短期內并不能帶來多少利潤。
在今年初的訪談節目中,王忠軍仍表示對投資實景娛樂項目的決定并不后悔。
只是,現金流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如果形勢進一步嚴峻,擺在面前的問題或許將是“誰的華誼兄弟”。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