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變異下的疫苗效力
印度發現的新冠變異毒株B.1.617已在44個國家出現,遍布全球六大區域;而最新研究揭示,無論是自然感染者康復后的血清,還是接種疫苗者的血清,其抗御印度變異毒株的效力都有明顯下降。
責任編輯:朱力遠
5月13日,一名男子在印度阿加爾塔拉接種新冠疫苗。
印度每日新增感染仍然高達約36萬例,每日死亡三千多例。隨著印度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蔓延,嚴密追蹤和監控新冠病毒變異成為目前全球抗疫的重點和焦點之一。
2021年5月10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將印度的雙重變體B.1.617提高一個等級,從關心變體(VOI)劃歸為關注變體(VOC)。而在此前,WHO只是把在英國發現的B.1.1.7變異株、南非發現的B.1.351變異株和巴西發現的P.1變異株劃歸為關注變體?,F在,連同B.1.617,共有4個變異病毒株被劃為關注變體。
對于變異病毒可分為三類:關心變體(又稱存疑變體,VOI)、關注變體(VOC)和嚴重后果變體(VOHC)。把B.1.617劃為關注變體是因為至少滿足以下條件中的一個:更易傳播、病癥更重、降低抗體作用、降低藥物或疫苗的有效性。
WHO指出,初步研究顯示,印度的這株變異病毒傳播性更強,一些初步的證據顯示它有可能降低某些新冠治療藥物的效力,或者降低新冠疫苗的保護力度。此外,5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新冠肺炎每周流行病學報告指出,印度發現的新冠變異毒株B.1.617已在44個國家出現,遍布全球六大區域。
由于目前尚無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而全球已經上市七八種新冠疫苗,因此,新冠病毒變異主要體現為,對疫苗的效力有無影響?如果有,到底有多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