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爆燃事故頻發:應要求廠家負責,該召回就召回
新能源汽車的召回次數和數量的對比,與目前的事故概率無疑是不相稱的。對于很多不靠補貼就沒法過下去的車企來說,一旦發生召回情形,無疑要承擔一筆巨大的費用,這對公司本就緊張的現金流無疑會形成巨大沖擊。召回不夠及時,一拖再拖,這在客觀上放任了安全隱患持續存在。要知道,如果燃油汽車發生這么多燃爆事故,廠家早就被賠破產了,豈能對電動汽車網開一面,置民眾生命財產于危險之中?
責任編輯:陳斌
一輛電動汽車在充電。
2021年5月10日晚,成都一小區電梯內突發電瓶車(電動自行車)爆燃事故,致多人受傷。據成都市成華區市監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成華區市監局已介入調查。
自電動車誕生開始,爆燃事故就一直伴隨著它,因爆燃事故造成生命財產損失的現象屢見不鮮。2017年,浙江玉環一出租屋發生火災,共造成11人死亡。起火原因為一層門廳充電的電動自行車電氣線路短路,引燃周圍可燃物。2020年,上海寶山一小區起火,6人通過電梯逃生被困,火災原因同樣為屋內電瓶車充電所引發。2016年,合肥市一輛正在充電的電動代步車突然燃燒還引燃了兩輛轎車和一輛摩托車,最終4輛車全部被燒毀。
說到底,電動車發生爆燃事故,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