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跨境電商被亞馬遜封,到底發生了什么?必須摸清平臺規則
一個ID,如果件件商品都留下評測,或者留評率太高,就會被平臺的算法發現。還有一些評測服務商,為了賺匯率差,會用亞馬遜的禮品卡購買,也會成為線索。上述違規行為,亞馬遜一直在打擊,比如發郵件警告,或者限制違規店鋪流量,最嚴重的就是封號。刷單被發現,封賬號后,雖然也可以申訴,但這種觸碰底線的行為,申訴非常困難。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帕拓遜、傲基科技等深圳跨境電商,在亞馬遜店鋪旗下的所有產品都沒法正常顯示。
在亞馬遜上,70%的賣家來自中國,其中,廣東的賣家能占到70%,這當中50%的份額又來自深圳。所以深圳跨境電商中的幾大家被封,不但引爆了業內的關注,也引來了各方關注。
封號帶來的損失很大,亞馬遜prime day大促銷在即,封號意味著損失銷售額,以及巨大的庫存成本,而且,一些企業正在上市輔導期間,負面影響不言而喻。
不過,必須指明,并不是亞馬遜這一次專門封中國賣家的號,只是這一次有有影響力的中國賣家被封。過去,如果被認定為有嚴重破壞亞馬遜規則的行為,一直是有可能導致被封號的。
對于媒體的詢問,亞馬遜官方表示,無法對單一商戶做出任何評價,但再一次重申商城誠信經營的原則,強調建立系統和流程來監測可疑行為,并設立了專門的調查團隊。
據業內人士表示,一般來說亞馬遜封號,涉及產品不符、侵權、關聯、認證、刷單等八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