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換人生28年”事件調查:“不可能”的錯誤
許敏認為,杜新枝、郭希寬當年東躲西藏和給郭威辦假戶口,目的是掩蓋郭威的真實身份,逃避親生父母追查。而開封警方調查后認為,杜新枝逃避的是計劃生育政策。
在2021年5月8日的庭審中,律師李圣解釋了追加杜新枝為被告的原因:杜新枝在淮河醫院住院生產時,涉嫌隱瞞了自己的乙肝病情。
關于準生證,杜新枝對外說了兩個矛盾版本:一說是因為“意外懷孕”沒辦準生證;一說是去老家農村辦了準生證。
在許敏的記憶中,孩子出生后戴了手圈,上面還寫有她的名字和“12床寶”字樣。不過,杜新枝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不記得孩子當時戴沒戴手圈。
(本文首發于2021年5月20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何海寧
2020年9月25日,河南開封,姚策(坐輪椅者)回到河南大學淮河醫院。
2021年5月8日上午,“錯換人生28年”事件(以下簡稱“錯抱事件”)主角姚策去世一個半月后,其養父母姚師兵、許敏以及養父母親生子郭威狀告河南大學淮河醫院一案首次開庭審理。
此前,以姚策本人、姚策與其生父母分別為原告的另外兩起官司已經結案,被告同樣是淮河醫院,姚策方完勝,共計獲賠100萬余元。其中精神賠償方面,法院判決淮河醫院賠償姚策本人精神撫慰金20萬元,賠償郭希寬、杜新枝精神撫慰金20萬元,創下了河南省內精神撫慰金的“歷史新高”。
對于輸掉官司,淮河醫院似乎感到委屈。據二審判決書記載,對于當年發生的“錯抱”,該院認為是一起“荒唐事件”,淮河醫院自1955年建院至今從未發生過類似事件,并稱“雖然也發現了種種疑點,但考慮到不想再給當事各方造成二次傷害,淮河醫院毅然決然地承擔起了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和道德義務……”
院方發現了什么樣的“種種疑點”,淮河醫院沒有說。
院方的欲言又止,似乎暗示了“錯抱”事件的不尋常。二審開庭時,院方代理律師曾說過這樣一段話:“錯抱事件發生在醫院,這我們不否認,但前提是排除人為因素,如果說將來有一天劇情發生反轉,我們淮河醫院要保留相應的權利?!?/p>
“錯抱”事件有哪些可能的“人為因素”,為何要假設“劇情發生反轉”,該律師也沒有說。
5月8日的庭審剛剛開始即宣告結束——許敏方的代理律師當庭提出,追加姚策生母杜新枝為被告,并變更部分訴訟請求。三名法官退庭合議半小時后,宣布中止審理,擇期再次開庭。一周之后,法庭作出決定,準許許敏方追加杜新枝為被告。
杜新枝被追加為被告,被許敏的支持者認為是該案走近真相的重要一步。
自2020年4月被媒體曝光以來,“錯抱”事件可謂一波三折,而“偷換”說的提出,更是一度引爆輿論。然而真相至今未明:如果是由于醫院管理混亂造成的“錯換”,那么到底錯在哪里?為什么會錯?如果是有人故意實施的“偷換”,那么又是何人所為?目的又是什么?這些均沒有答案。
不過,事情發生過程和發生前后存在種種不正常,卻已是不爭事實,用許敏的話說,“不可能發生的錯誤全發生了,不應該出現的問題都出現了?!?/p>
從“錯換”說到“偷換”說
1992年6月15日下午5:20,江西九江人許敏在淮河醫院(當時名為開封醫學??茖W校第二附屬醫院)順產生子,然而4天后出院抱回家的,卻是河南駐馬店人杜新枝于1992年6月16日剖腹產生下的姚策。杜新枝抱回家的,則是許敏順產生下的郭威。
2020年2月17日,姚策被確診為肝癌晚期,在許敏試圖“割肝救子”時,卻意外發現姚策并非自己親生。經過一番尋訪,最終找到了其親生子郭威以及姚策的親生父母郭希寬、杜新枝夫婦。
據許敏介紹,相互認親之后,大概有半年時間,她和家人一直認為“錯抱”事件屬于“誤換”,一直到2020年10月,她才在網上看到“偷換”說。
讓許敏真正相信“偷換”說的,是她后來聘請的代理律師李圣。2021年2月23日,李圣在視頻直播中正式提出:“錯抱”事件“非人為故意不可能完成”,“錯換人生28年可以改為偷換人生28年”。此說立即引發軒然大波,杜新枝方面迅速回應,在否認“偷換”說的同時,指責李圣造謠誹謗,為吸引眼球故意炒作,并就此向警方報案。
姚策本人早在2020年9月份就注意到“偷換”說,但當時不以為意。李圣正式提出該觀點后,姚策曾錄制視頻公開回應,他認為該觀點“并不可靠”,理由是淮河醫院不會“在有人為因素的情況下這么痛快地答應賠償”。不過,他表示非常支持李圣去查清事實真相。
就在許敏起訴淮河醫院的案子正式開庭之前,網上流出姚策與許敏親戚的幾個通話錄音文件,在標記時間為2021年3月11日的一個錄音文件中,姚策對于“偷換”說的態度似乎有所改變。他稱,錯抱事件“確實很有可能人為”,而且傾向于“家里人”——“人家醫生護士吃飽撐的,沒事情做給你換一個?總歸是家里人咯”,并表示要“一起等真相”。
姚策沒能等來真相。2021年3月23日,勝訴一個半月后,他在北京一家醫院病逝。而就在此前的2021年3月15日,許敏方面向開封警方報案,稱杜新枝夫婦及淮河醫院醫護人員鄭某、郭某志故意換子,涉嫌刑事犯罪。
2021年4月21日凌晨,開封市公安局鼓樓分局發布通報,認為不符合立案條件,決定不予立案。與此同時,河南大學也發布“情況說明”,回應網上相關質疑。杜新枝隨后聲明,感謝政府、警方、法院還其清白。
然而許敏并未放棄,她于通報發出當日發布微博,就警方的不立案決定提出11點質疑。并向媒體表示已經向開封市公安局提起行政復議,將繼續追究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此后,在民事案件中,她將杜新枝追加為被告。
對于開封鼓樓警方發布的“不予立案”通報,主流媒體態度不一。率先報道“錯抱”事件的《新京報》刊發評論,認為警方調查“非常有說服力”,此事應該畫上一個句號。而新華社主辦的《半月談》雜志卻認為通報不能服眾,調查不應止步于“不予立案”。
“同鄉”護士
許敏和丈夫姚師兵均是江西九江人,1992年時,姚師兵在部隊工作,許敏在一家醫院上班。杜新枝是河南駐馬店人,曾在駐馬店百貨公司上班,下崗后開餐館謀生。她的丈夫郭希寬原籍是開封市蘭考縣郭中村,據村里人說,郭希寬年輕時到駐馬店當兵,后來留在了該市。
九江離開封有700余公里,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