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舞臺設計泰斗——李名覺

(本文首發于2021年5月20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朱又可

2003年李名覺獲得美國國家藝術及人文獎章后,喬治·布什(左二)和夫人勞拉(右二)在白宮歡迎李名覺(左三)和夫人貝思(左四)。 (作者供圖/圖)

2020年10月26日,《紐約時報》前舞蹈評論主筆安娜(AnnaKisselgoff)給我傳來《紐約時報》鏈接,在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前提下打開,大字標題赫然入目:MingChoLee,FabledSetDesigner,IsDeadat90(李名覺,寓言布景設計師逝世,享年90歲)。下一行是對他的概論:他在戲劇、舞蹈和歌劇方面的工作有助于重新定義美國的舞臺設計。

概論之后,是一張李名覺先生在工作室內的照片。

看到這張熟悉的琳瑯滿目的設計桌和桌前面善目慈溫暖的笑容,我的胸口剎那間堵塞起來,一切來得太突然!緩了緩神后,我一口氣讀完了悼文,心情難以平靜,沉甸甸的。

李名覺先生在世界舞臺表演藝術設計中享有的崇高地位,完全可以跟貝聿銘先生在建筑界、趙無極先生在美術界的成就和貢獻并駕齊驅。中文世界對他的事跡鮮有報道,或許因為舞臺設計的“地盤”較為窄小,不被大眾矚目吧。

《紐約時報》的悼念文章大幅報道了李名覺在舞臺設計和教學上的成就,列舉重要作品和他的學習、成長背景,在此摘錄部分:

李名覺在1960和1970年代,從根本上幾乎單槍匹馬地改變了美國的舞臺設計方法。他是一位富有創造力和影響力的設計師,為數百種戲劇、舞蹈作品和歌劇設計了場景,并且其創作思想繼續影響著這一領域。

李先生對劇院的影響與他對教育的影響相匹配。從1969年至2017年,他在耶魯大學任教,并擔任設計院研究部主席,他的許多學生繼續從事該領域的職業。李名覺學生邁克爾·耶爾根(MichaelYeargan)回憶:“2005年我參加托尼獎頒獎典禮領取舞臺設計獎時意識到了這一點。我走到后臺,看著周圍的人,注意到站在那里的六位托尼獎獲得者中有五位曾師從李名覺,我突然意識到他對我們所有人的影響有多大!”

1983年,在百老匯的布魯克斯·阿特金森劇院(BrooksAtkinsonTheatre)上演音樂劇《K2》,為他贏得了第一座托尼獎。劇情中有兩個登山者攀登了喬戈里山峰,他為此設計了一座巨大的、冰冷的保麗龍和木頭的山。戲劇評論家用這些詞來描繪李名覺的布景設計:最小、簡潔、嚴謹、稀疏、骨骼、暗示。

李名覺于1930年10月3日出生在上海,是百年望族寧波北倉小港李家之后,父李祖法,母唐瑛。父親任遠東保險公司總代理,其中包括當時的西方人壽。父母離異后,他與父親一起,后來,父親將生意轉移到香港。1949年,李名覺赴美就讀,后入籍。

他雄踞美國十大舞臺設計師之首,在世界當代最著名的40位舞美設計師中,一半以上曾受教于李名覺。他的影響力遠遠超越了舞臺設計,耶魯大學除念舞臺設計系學生之外,念服裝、燈光、編劇、舞臺監督、導演和藝術的學生,也修他的課,因此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阿柴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