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吐槽抽成過高,滴滴再次回應:正在自查平臺服務費高于30%極端情況

近期,關于網約車抽成過高造成乘客打車貴、司機掙錢難的話題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5月20日晚間,@滴滴出行 官方微博再次對平臺抽成問題回應,沖上熱搜。

回應中,滴滴稱,“正在自查平臺服務費高于30%的極端情況,并研究司機賬單展示升級,讓司機收入更合理、更透明?!?/p>

 △滴滴出行官方微博5月20日回應截圖

事件回顧:

5月5日 新華社揭網約車平臺高額抽成

“抽成”指的是平臺服務費,即乘客實付車費和司機實收車費之間的差額。隨著平臺服務費比例占比提高,就有可能出現司機跑的單越來越多,但賺的卻越來越少的情況。

據新華社報道,記者調查發現,網約車市場有個怪現象:乘客表示打車越來越貴,司機卻感嘆掙錢越來越難。

實際上,乘客支付車費和司機收到車費之間存在差額即網約車平臺服務費,也被稱為平臺抽成。新華社記者發現,一些網約車平臺抽成比例能達到25%甚至更高,而司機和乘客對每一單的抽成比例、計算方式毫不知情。 

報道還指出,一些網約車平臺利用其相對壟斷地位,以提高服務費率等手段,從司機和乘客身上攫取高額利益,造成平臺和用戶之間的關系失衡。

5月7日 滴滴出行回應:虛心接受公眾批評 持續推進公開透明

5月7日,滴滴出行微信公眾號發布滴滴網約車關于“抽成”的說明。說明顯示:

2020年,滴滴網約車司機收入占乘客應付總額的79.1%。剩下20.9%中,10.9%為乘客補貼優惠,6.9%為企業經營成本(技術研發、服務器、安全保障、客服、人力、線下運營等)及納稅和支付手續費等,3.1%為網約車業務凈利潤。

滴滴承認確實存在一部分司機收入占比較低的訂單,如順路單;其中,抽成高于30%的訂單占總訂單的2.7%,類似極端情況下的訂單雖然占比不高,但是確實給司機師傅造成了困擾,比較容易被傳播,讓大家以為滴滴的抽成都高于30%。

司機收入=司機分成+司機補貼。司機分成:包含每筆訂單的基礎收入、其他收入(乘客支付的動態調價、調度費、感謝費、取消費、春節服務費等全額給司機,平臺支付的空駛補償等)

司機補貼:平臺發放沖單獎、早晚高峰獎、節日補貼等(司機當天補貼一般是第二天統一到賬)

滴滴表示:近期,我們關注到司機師傅、媒體、自媒體通過個別賬單對比、司機采訪等方式關注報道“抽成”等問題,感謝社會公眾的監督和批評。

(滴滴網約車關于“抽成”的說明部分截圖)

5月8日,滴滴回應網約車抽成質疑再次引發熱議

對于滴滴平臺的解釋,有網民表示理解,“用數據說話,態度不錯”“平臺經營也要成本”。

但也有不少網民對滴滴拆解抽成、列舉用途的做法并不買賬,認為有偷換概念、轉移視線之嫌。

“不可能只有20.9%的抽成,實際比這個高得多?!?/p>

“乘客補貼10.9%,我怎么沒收到?”

“大數據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反正是壟斷,你說什么就是什么”。

有網民稱,燒錢補貼乘客不是理由,成本高利潤低也不是理由,這些錢如果不從司機那里抽就得平臺自己出,這本身就是它的成本!

網民希望網約車平臺多為司機利益和乘客權益考慮。有網民說,有一次打網約車,在看到司機實收金額后,沒敢說自己付了多少,怕司機知道后感到心酸。

5月14日 8部門聯合約談滴滴等10家交通運輸平臺企業

5月14日上午,交通運輸部、中央網信辦等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8家成員單位聯合約談滴滴、首汽、貨拉拉等10家交通運輸平臺企業。約談直指網約車平臺長期備受爭議的焦點問題:抽成高、分配機制不透明;涉嫌壟斷、不正當競爭;從業人員權益無法保障等。

網約車平臺企業被要求:主動降低抽成比例,保障駕駛員勞動報酬;要持續優化派單機制,科學確定從業人員工作時長和勞動強度;網絡貨運平臺要合理設定并主動降低信息服務費、會員費水平,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嚴禁以回程貨價格競價。

監管部門督促網約車平臺公開定價機制

事實上,早在2019年,有關部門就發文要求網約車平臺企業主動公開定價機制,保持加價標準合理且相對穩定。

2021年,國家部門更是多次釋放提高行業透明度的信號:

在2月份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部表示,將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網約車計程計時和價格行為的監督管理,督促各網約車平臺公司落實好公開平臺定價機制和動態加價機制有關規定,調整價格機制至少提前7日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公眾監督。

3月25日,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等28部門聯合印發《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就網約車相關問題提出了對應舉措,包括引導平臺合理化抽成等問題。

4月29日,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將督促網約車平臺公司公開定價機制,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還有網民呼吁,以滴滴為代表的網約車企業在接受批評的基礎上,能夠以實際行動切實推動抽成問題持續整改,讓平臺定價更加規范、公開、透明。對于平臺的定價機制,乘客、司機、平臺三方都應該享有知情權。有網民說,希望乘客和司機都能清晰看到實付車費和實收車費的賬單,真正做到透明化。

(來源:21綜合自新華社、滴滴出行、21世紀經濟報道、新浪微博、公開信息)

網絡編輯:柔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