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校長周其鳳的吉大四年
“周其鳳是教育部派來堵槍眼的,但他堵住槍眼了嗎?沒有。這是他的遺憾,也是他的宿命”
“周其鳳是教育部派來堵槍眼的,但他堵住槍眼了嗎?沒有。這是他的遺憾,也是他的宿命”
集中了中國近年高校改革所有矛盾特征的吉林大學仍身處各種漩渦之中,與4年前相比,似乎沒有多大改變。
吉林大學校園網牡丹園BBS上,兩派人爭得不可開交。一方為不顧大局的教師感到悲哀,另一方為不明真相的學生感到悲哀。他們對前任校長周其鳳4年功過的評價,各執一詞。
周其鳳,湖南瀏陽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4年7月13日,他從教育部的一名行政官員變為中國人數最多的大學的校長。4年時間,有人說他真誠、感性,有人說他實干、有魄力,也有人說他缺乏改革智慧。
在宣布其離任的全校干部大會上,周其鳳是唯一的脫稿發言者,他的講話飽含深情?;貞浀?年之中,吉大師生對他的支持、寬容時,幾度哽咽。他對自己4年工作的總結則是——“工作上比較困難的時期。”
“這個校長沒有官話”
在離任演講中,他回憶了4年前在此地被宣布擔任吉林大學校長一職時的情形,并希望大家今后要多支持新校長展濤的工作,“他來到這里人生地不熟,也做出了個人的巨大犧牲。”
這似乎與他自己當時的情形很相似,人生地不熟,單槍匹馬。在一次公開講話中,他還把自己與吉大老校長相比,“我是孤苦伶仃一個人來的,還不像50年代唐敖慶校長他們來的時候是一幫人。我是很容易受到傷害的。”那時,一項改革遇到了極大阻力,有人發短信造謠說他那年就會被調離。
在他來之前,教育部長曾找他談話,告訴他有可能讓他去三個地方當校長,一為北京大學,二為南京大學,還有一個是吉林大學。吉林大學他不愿意來,因為他的腿腳不好,有風濕病。但他還是服從了組織的安排,來到東北。
初來之時,吉林大學的職工把他比喻為“中央來的欽差大臣”。此前幾任吉大校長多有在東北工作或管理高校的經驗,而他沒有管理過任何一所高校。行政官員任大學校長或書記在他之后才逐漸成為趨勢。
2007年底,吉大前任校黨委書記張文顯調任吉林省高院院長,當時吉林省教育廳廳長等多人均有意競爭此職位,結果當地3人均未當選,中組部從蘭州大學調來一名黨委書記。
吉林大學建校于1946年9月24日,當時校名為東北行政學院;幾經變遷,1958年8月11日,更名為吉林大學。在周其鳳的多次講話中,他都這樣介紹吉林大學的歷史,“這是我們黨為迎接中國解放而親手創辦的一所大學”。
1998年,中國高等教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