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家書:邊疆小城憶米干

在“吃”這件事情上,云南人真真切切地存在著一條自下而上的鄙視鏈,也真真切切地有著自己的味道版圖??谖丢q如一條條縱橫交錯的溝壑,把云南分割得十分支離。

正因為如此,云南人的鄉愁特別具體,特別精確。普洱人不會懷念大理乳扇的滋味,昆明人也不會想啃瀾滄的酸多依;至于瀾滄人,大概會覺得蒙自的過橋米線還是缺了點意思,不如自家的牛肉米線、豆漿米干。

責任編輯:楊嘉敏

“邊三縣”的食物鄙視鏈

云南以山地高原地形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崎嶇起伏,氣候呈現多樣化分布。這里生長著各種各樣的動植物,一年四季源源不斷地為當地人提供著豐富多樣的食材,原本足以發展出一套完整菜系,但由于云南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每個民族有著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和習慣,加上自古交通不便,區域內文化信息的交流與傳遞不暢,所以一直以來沒有形成如魯菜、粵菜、川菜那般統一的滇菜,烹調手段也相對粗放,沒有太多講究。但云南人依然認為自己“嘴刁”,這種刁不是對于食物處理技術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挑剔,而是對食材本身的滋味有著很高的要求,也就是云南人大白話所說的:菜有菜味,肉有肉味。

云南普洱,這座以普洱茶聞名與世的城市,其實除了普洱茶,它也是一座美麗安逸的小城。圖為一家出售當地特色小吃的餐飲店,花生湯米干,豆漿米干,卷粉,米粉。 (視覺中國/圖)

就如同云南多種多樣的地形和氣候一樣,云南的滋味也多種多樣,酸、辣、咸、鮮、苦皆有,形成了以地理小區域為單元的味道特征,彼此間雖有相通,亦各具特色。我生長于云南西南部靠近邊境的一個小城——瀾滄縣城勐朗壩,隸屬于普洱市,是普洱茶的故鄉。普洱片區大體以咸、酸、辣為主味,但各縣之間又有所差異,同為“邊三縣”,孟連是傣族聚居地,口味偏酸辣;西盟多佤族,嗜辣,飲食做法簡單,食材多取自天然;而瀾滄則以拉祜族為主,偏咸辣??傊?,同樣是辣,有些許微妙區別,在作料的使用習慣上也不盡相同。

各縣人互相之間倒是頗為欣賞彼此的美味,但私心里還是覺得本縣的東西最好吃,然后大家再一同鄙視普洱城的食物——比如米干:湯又涼,澆頭又炒得不好,擺的作料雖然多但統統不對味——最后普洱城的人民再匯合進來,共同鄙視省城昆明的東西:鹽巴不夠,辣椒不夠,滋味寡淡。

如果要說一樣小城人摯愛的食物,我個人認為,非米干莫數。不接受任何反駁。

米干是大米磨成粉漿后再經蒸熟而成,與廣東的河粉有點類似,然而河粉講究的是滑爽彈牙,筷子在粉碗攪動的時候有打筷的感覺,且久煮不爛;米干則追求松軟柔韌,吃的時候只能用開水略燙一燙,倘若下鍋超過三分鐘,就會寸寸斷開,最后成一鍋米干糊,嚴重影響口感。

米干是小城人百吃不膩的食物,早餐有它,宵夜有它,下午閑得無聊想要吃點啥哄哄嘴巴也會想到它。每個小城人的一生不知道吃下過多少碗米干,米干是小城人思鄉的最具體體現,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