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袁隆平的第一天:悼念者買光了長沙的菊花

一對9歲的兄妹,帶著一張彩筆畫,排在明陽山殯儀館前的隊伍里。畫上畫著哥哥敬禮的樣子,寫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許多外地網友下訂單,托人敬獻鮮花。5月22日傍晚時分,長沙市的黃菊、白菊、百合、滿天星開始陸續斷貨。

截至23日上午9時半,袁隆平網絡吊唁廳已涌入84萬位緬懷者。頁面中的遺照,是袁隆平65歲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時拍的。

發自:湖南長沙

責任編輯:譚暢

5月22日晚間,明陽山殯儀館門口,一位市民磕頭送別袁隆平。(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淅淅瀝瀝的小雨驟然轉大,在2021年5月22日16時許的長沙。一輛靈車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大門緩緩駛出,車內安放著袁隆平的遺體。這位91歲的老人,即將走完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段路。

醫院門口早已鋪滿吊唁的鮮花,還有成捆的稻穗與麥穗。自13時許,袁隆平老人逝世的消息傳開,市民便源源不斷地朝這里涌來:一位拄著拐杖的老者,朝醫院的方向注視良久;一位專程從深圳趕來的年輕人,只為送老人最后一程;一位母親抱著孩子,孩童尚且懵懂,母親已淚如雨下;還有一位快遞小哥,放下了烏魯木齊、天津網友購買的鮮花,自己也朝著醫院深深鞠躬……

人們難以用單一的詞匯總結袁隆平老人這一生:“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讓國人吃飽飯的偉大科學家,抑或是“90后”“老頑童”“性情老人”“神農氏”……他身邊的工作人員告訴媒體,老人“走的時候很安詳,面帶笑容”。

車隊穿過人群,靜謐被一聲“袁爺爺,一路走好”劃破。送別的人們在呼喊中結成小隊,開始跟著靈車前進的方向奔跑;沿路的汽車綿延數百米,也紛紛為老人鳴笛致意。

這是5月22日,長沙——這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汪亞純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