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庵:讀書,成為有意思的人

2021年5月18-20日,南方周末“閱讀新火種”校園公益講座后進入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廣州市天河中學與廣州市鐵一中學;間,作家、學者止庵進行了以《讀書與寫作》為題的演講。

我在北京醫學院口腔系畢業,是一個口腔科醫生,一個理科生;以后我做過記者,做過外企的推銷員,做過出版社的總編輯。這些工作都和我受的教育沒有太大的關系。

所以我今天想跟大家講講,我在這些教育以外的中文教育,它對我有什么用,我的體會怎么樣。

知識、趣味,是用來養老的

我們到底為什么要讀書?

古代人有這樣的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鐘粟”。到現在,我覺得已經無法講這樣的話,因為書中實際沒有這些東西。

什么叫做“黃金屋”?通俗地說是有一個很好的住宅、房子?!扒х娝凇?,指有各種很好的食物?!邦伻缬瘛?,是有個很漂亮、很好的家眷。我可以明確地跟大家說,根據我的經驗,這些東西都是不能從讀書得來的,但是這三樣東西差不多已經是我們現在很多人追求一生的主要目標了。

我們今天來這里講讀書,特別是讀什么樣的書。那么有這三樣東西是不是就夠了?因為我剛剛講了,我做過很多很多工作,我覺得是不太夠的,我們還得有一些別的東西。

大家說我有房子有車,有很好的工作有很好的家庭,這怎么還不夠呢?還需要什么東西呢?還需要一種東西,是一個人要活得有意思——一個人要活得有味道,要有人覺得你有修養,要有人覺得你有知識,你可以跟人家談得來,別人愿意和你來往。

所有這些都不是我剛剛所說的房子、車等等可以帶來的,這些東西只能通過讀書或者廣義的閱讀帶來。

那么這些東西有什么用?我為什么要有這些東西?給大家講個小故事,這對于在座的初一學生來講,可能稍微有一點點早了,但我還是想講這個故事。

我在很多年前來廣州,遇到以前聽過我講課的朋友,是一個女孩子。上一次我們見面,她說,“交了一個男朋友,非常好,很滿意,有車有房,什么都有?!钡任蚁麓稳サ臅r候,我說,“你怎么樣了,該結婚了吧?”她說,“已經吹了?!?/p>

我說:“為什么吹了呢?”

她說:“沒有意思,和這個人待一塊兒覺得沒有意思?!?/p>

我說:“沒有意思,真的就不能待在一起嗎?”

她說:“真的是不能待在一起,因為我不知道跟他在一塊兒能說什么。我可以坐他的車,我可以到他的房子里休息,但就是不知道跟他說什么話,沒有話可說?!?/p>

我說:“那他大概是讀書讀得少了一點?!?/p>

讀書就是有這么一個用處,用一個時髦的話叫“軟實力”。這不是一個硬指標,但它真的是有用處,而且隨著我們生命的進程、進展將會越來越有用。

各位同學的父母還在工作,當各位的父母退休了,一個人離開他的工作崗位了,如果是一個沒有意思的人,他自己都很難活下去。

就像我自己,我原來是個口腔科醫生。大家知道一個醫院的醫生,他整個工作都有賴于這個環境,他要用醫院的設備,離開這些設備他沒有辦法行醫。

我們的同學到現在為止全部都已經退休了,在同學聚會的時候發現,有人離開這個環境之后,他不知道怎么活了,連出國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他說:“我要去意大利,我要玩些什么呢?我不知道?!币驗樗麑@個完全沒有知識積累,沒有任何的信息。

我曾經說過一句話:知識、趣味,這個東西是用來養老的。

我希望將來你們有一天,可能會想到曾經在這么一個很熱的下午,在一個體育場里,有一個人跟你說過這一句話;可能那時候你會想到,哎呀,這句話說得有點意思。

我見過很多老人在北京,他們真的是什么都不知道,他們連跟人打電話,跟別人說什么都不知道該說什么,都打不了一個很長的電話,因為沒有話可說。

我覺得讀書的真正用處就是這么一個事兒。

無友不如己者,無讀不如己者

我們的人生相當于一個容器。比如我是一個身份顯赫的人,我的容器做得很漂亮;你是一個地位比較低的人,你那個可能只是個竹筐。

但最主要是里面裝了什么東西。我們活一生就是不斷往里面裝東西,所有的閱讀、所有獲取知識的途徑都是往里面裝東西,一輩子要把自己裝得越來越滿、越來越充實,這樣才能夠說我們好好活過了一生。

閱讀的真正作用就是這個作用,把事業上、你身體以外的東西裝在你身體里面去。這些東西需要跟你融成一體,所以你需要消化,首先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那我是不是一個垃圾箱,什么都裝?不是。我們一定要挑對自己最有用的東西、最好的東西往里面裝,那就要讀好書。

閱讀好比什么?好比交朋友。關于交朋友,各位在中學上學,他可能和他是朋友,她可能和她是朋友,為什么你們倆是朋友?別人問一句話,為什么?同學可能會說,“因為我們住得近”,“因為我們上學走一條路”,這是一個理由。但更多的理由是什么呢?

是那個人可以給你一點什么。不是給你點什么物質的東西,而是他的某一句話;可能你跟他在一起來往覺得有意思,你有獲益,得到了什么。

閱讀從根本上說是一種交友的方式,是一種交際方式,是人和另外一個人,那個人就是一本書的作者,你和他的來往。他告訴你一些東西,你有一些東西需要獲知,你從他那里得到——這個人你可以不認識,一輩子沒見過。

我是寫過幾本書的人。我今天到這個地方來,但可能我不來或者我來,其實沒有太大關系。作為一個作者,他把他生命中的很多東西放在一本書里面去了,有一個人讀到這本書,他以這個書為媒介和這個作者有所交流。因此讀書有一個基本的選擇標準。

我們古代有一位哲人叫做孔子,他說過一句話“無友不如己者”,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當然有人說這句話有問題,因為孔子最高明,你可能會說孔子沒有朋友,是不是?不是這個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要交高人。因為交了高人后,我們可以從中獲益,“無友不如己者”,這是今天送給大家的第一句話。

當然讀書也是一樣,讀書也是“無讀不如己者”,不要讀比你水平還要低的書。你一看這個書,一看這個作者是什么玩意兒,我不看;還不如我想得高,我不看。

世界上的書多得是,全世界的書根本就讀不完,所以我們一定要挑那個比自己高的人。就跟我們交朋友一樣,交友之道就是交高人,交比自己水平高的人,這樣可以通過跟他的交往提高我們自己。讀書也是如此。

這個交往方式不是簡簡單單地聽他講一些什么道理,他可能會給你各種各樣的啟迪。我們跟一個人交往,如果他天天跟你講道理,你可能就不跟他來往了。你能跟他來往,他一定會告訴你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一些你不知道但又是你向往的生活。

所以讀書這個來往,不只是簡單從他那里獲得某些教誨,而是通過他了解一種生活,這就使得我們自己的生活可以不斷拓展。

活得最好,不如活得最多    

無論我們醫療水平如何提高,我們的壽命都是有限的?!叭松粷M百”,活到一百多歲也就沒有辦法讀書了。因此,在如此有限的生命里,我們怎么樣讓生命能夠盡量充實一些,活得多一些?

我想分享給大家第二句話。法國有一位哲學家、作家叫阿爾貝·加繆,他說過:重要的不是活得最好,而是活得最多。

為什么這么說?“活得最好”當然好了,為什么“活得最好”不是最好,還要“活得最多”?因為人只能活一輩子。

每個人從古到今都在想一件事情,能夠怎么把自己的生命活得多一些?當然,醫療條件的改善、衛生條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可以活得多一些。

此外還有一種,對于我來講是切身的感受,那就是閱讀。通過閱讀,你讀了一本書,你就活了那個主人公的一生。

這一生有一些是你不愿意活的,很苦;有一些是很好,你愿意活的。無所謂。不愿意活的,正好不用我自己去體驗,我可以通過讀書來體驗。比如我們現在讀《包法利夫人》,讀《安娜·卡列尼娜》,這些都是悲劇,但為什么要讀呢?是因為我們能夠活她們的一生,我們還不受她們的苦。

閱讀最大的好處是使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多,實際上就是益壽延年,真的是使我們一個人可以活好多個輩子。為什么我們會有閱讀這個東西?是因為我們內心深處需要有這么一種愿望,我們希望把生命變得更多,變得更充實。

閱讀實際上是你和作者的交際,以書為媒介,這個作者不一定是現在的。為什么我們要讀經典?

人有壽命,書也有壽命。

有些書剛寫完了就是死的,就跟我們在醫院里面接生,這個孩子生下來就死了。我以前在婦產科實習過,我也接過生,有一些孩子剛生下來就是死的。

但有一些書可以活很長,比如古希臘作品、中國先秦的作品,兩千年三千年都還活著,而且將來還會活著,且不受地域限制——英國的一本書可以影響中國人,中國的一本書可以影響美國人。

所以什么叫做經典?它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用兩句話來說,跨越空間的限制叫做“放之四海而皆準”,跨越時間的限制叫做“歷久而彌新”。經典就是這樣的作品。

我不用認識這個人,我不用跟一個人生活在一個國度,我也不用跟他處在一個時間和空間之內,我就可以直接跟他接觸。我們讀《論語》就是和孔子進行對話,我們讀古希臘悲劇就是跟那些悲劇作者進行對話。

養成一生閱讀的習慣

下面的問題是怎么閱讀。

閱讀是一種習慣。什么習慣?就跟各位每天洗臉刷牙是一樣的。

最早是你媽媽教你,小時候就要開始洗臉。早上起來孩子不愿意洗臉,“不行,得洗臉刷牙”,說著說著你媽就不用老說了。如果一輩子老有一個人跟你說要去洗臉,那不是他有病就是你有病。說著說著就成習慣了。閱讀也是一種習慣。

對于我這樣的人來說,閱讀是一生養成的一個習慣。這個習慣從什么時候養成?就在各位現在這個年齡。

我可以跟大家說一個特別悲觀的話,我活到這個年齡,我遇見的都是過去讀書,現在不讀書的人。我還沒有遇見一個過去不讀書的人,現在改成讀書了。

為什么呢?是因為閱讀習慣可能喪失,但很難在后來養成。主要是在大家現在這個年齡養成閱讀的習慣,所以我特別希望各位自己、各位的家長、各位的老師,好好地愛護自己的閱讀習慣。把這個閱讀習慣,就像培育個小苗一樣,每天澆點水,如果太陽太猛了,給它罩著點,把它養大了,它將陪伴你一生。

但這個習慣很容易被破壞。因為以后大家上了大學,大學畢業后,工作會有好多事情,這都會使得你們去忙別的事,都會放棄閱讀。只有一種人不會放棄——知道閱讀好處的人、有閱讀習慣的人,他就不會放棄。

這個世界上什么人都有,地位顯赫的人、權力很高的人、神通廣大的人等等,但有意思的人是非常少的。能夠跟別人談得來,跟你打電話打一小時的人不是很多的,這樣的人才是世界上真正稀有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可貴的人。

將來你到一個單位,將來你上了大學等等任何一個場合,你會發現,如果這一群人里有一個有意思的人,大家最喜歡的就是他。

中學生不能早戀,但有一天你們會戀愛,會有自己的家庭,你會發現那個愛你的人或者你愛的人一定是個有意思的人——除非兩個沒有意思的人湊在一塊,我覺得這樣的生活有一點不堪想象。

最后,讀書是一生的事情,我們根本沒有必要著急去讀一本書,沒有必要急于讀完一本書,所以我覺得對于讀書,任何的量化我自己從本意上都不是很同意。

那么再送給大家一句話:“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p>

--------

2021年4月起,南方周末報社將向全國2萬名中學語文教師贈閱為期一年的《南方周末》紙質報紙,以及計劃舉辦進中學校園、開展公益教師訓練營等線下活動。歡迎進入“語你共進”專區了解更多:http://www.zprce.cn/content/203395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