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專家意外的人口數據背后:產業結構、科技沖擊與抽樣調查
“一個社會人群流動越大,越說明他們找到最適合自己生活工作的地方,說明流動的成本、流動的代價在逐年下降?!?br />
廣東之外,上海、浙江、江蘇等省份統計局在解讀性別比問題時都提到,外省市流入人口性別比偏高導致本地常住人口性別比偏高。
“傳統觀念中,婚姻和家庭提供了很多生活方面的支持??萍嫉倪M步把附著在家庭上的效益一點點拿走,確實對家庭結構產生了沖擊?!?/blockquote>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21年2月2日,廣州火車站候車大廳。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面世之后,各地陸續公布分省的普查數據。截至2021年5月19日,已有廣東、浙江、江蘇等16個省份陸續公布本省數據,人口分布和流動的地區差異逐漸顯現。
2021年5月16日,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舉辦的一場人口問題的圓桌論壇上,主持人問及七普數據中最令人意外的指標時,在坐的五位專家中有三位提到了暴漲的流動人口。
七普公報顯示,全國流動人口規模達3.76億,較六普時期增長69.72%,大幅高于2019年千分之一調查顯示的2.36億,背離了此前統計數據和學界對流動人口下降的判斷。
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副教授潘澤瀚等人撰文指出:七普顯示的流動人口不僅在數據上呈現“爆炸式”增長,更對流動人口發展預期產生了“爆炸式”沖擊。
北大國發院經濟學教授趙耀輝是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ARLS)項目負責人,長期關注人口流動和社保問題,曾參與人口普查的咨詢工作。
在前兩次人口普查工作中,趙耀輝所在的課題組花了大量精力剔除市內的跨區人口,以便得出更精確的流動人口數據,這一做法在七普中得以延續——在同一城市內市轄區間流動的人口不被計算為流動人口。
“七普也延續了按照跨鄉鎮和街道統計流動人口的方法,數字出來非常大,這當中出縣、出市的比例有多少,目前公布的數據還看不出來”,趙耀輝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龐大的流動人口對社保政策提出了挑戰,摸清底數對各項決策至關重要。
跨鄉鎮之外,七普還給出了跨省流動人口的數字:1.25億人,相較六普增長45.38%,其中9187萬人流向東部地區。
北大國發院教授劉國恩對這一數據感到高興:“一個社會人群流動越大,越說明他們找到最適合自己生活工作的地方,說明流動的成本、流動的代價在逐年下降?!?/p>
廣深落戶政策放寬未減流動人口規模
廣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