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失“頂流”喜羊羊,廣州為何總抓不住爆款?

責任編輯:戴春晨

5月25日,是青青草原官推、羊村智慧擔當喜羊羊的23歲生日。話題“今天是喜羊羊生日”一早便登上了熱搜榜,截至發稿已獲超1.8億閱讀量。在新浪娛樂發布的喜羊羊生日博下,五花八門的生日祝福中夾雜著一條網友發出的疑問:“?喜羊羊是廣東人?”

話題“今天是喜羊羊生日”閱讀量(微博/圖)

網友評論(微博/圖)

沒錯,喜羊羊是廣東羊,確切地說喜羊羊是廣東省廣州市羊?!跋惭蜓蛑浮秉S偉明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在完成一位投資人的動漫需求時,他設計出了喜羊羊的動畫形象。2005年,《喜羊羊與灰太狼》在杭州電視臺少兒頻道首播,憑借幽默的臺詞、呆萌的形象和反套路的狼羊設定迅速走紅,一舉成為中國動漫頂流。2013年,廣州奧飛動漫公司收購“喜羊羊”品牌及制作團隊。

在土生土長的廣州人手中誕生,由廣州本土企業奧飛動漫運營。祖籍、出生地、工作地都在羊城,現已23歲的“喜羊羊”為何與廣州如此“疏離”?相似的情況同樣出現在了“豬豬俠”和“熊出沒”上,與提到喜羊羊無法聯想到廣州一樣,提到“豬豬俠”同樣很難聯系到廣州,提到“熊出沒”也不會想到深圳。

隨著現代化進程加快,“千城一面”成為中國城市發展主基調,城市個性淹沒在鋼筋水泥澆筑的都市叢林中,喪失了獨特性,也因此降低了能見度。地域文化植根于當地歷史、文化,是城市個性的載體。如何立足地域文化打造城市個性IP,并依托于此傳播城市形象成為每個城市的時代命題。

與大型推介活動、形象宣傳片等傳統城市形象推廣活動相比,動漫因其輕松、歡快、活潑的表達方式自帶親和力,縮短了與大眾的距離,已成為城市形象傳播的重要載體。

回溯廣州動漫發展歷史,我們發現廣州是一座有著動漫“基因”的城市。1905年,我國現代政治漫畫刊物鼻祖《時代畫報》在廣州創刊;1985年,中國第一家與港資合資的動畫企業——時代美術電影制片廠誕生;2005年,“頂流”喜羊羊出世;2006年,“中國動漫第一獎”金龍獎永久落戶廣州。當下,除喜羊羊外,廣州還坐擁超級飛俠、豬豬俠等超級動漫IP。與此同時,依托發達的動漫產業、雄厚的漫展基礎,廣州被動漫圈稱為“妖都”,在ACGN(Animation動畫、Comic漫畫、Game游戲、Novel小說的合并縮寫)界與北京、上海、成都被認可為“中國四大都會”。

無論追溯歷史還是立足現實,海量動漫IP是廣州所擁有的其他城市無可比擬的資源優勢,通過動漫IP傳播城市形象對廣州而言應如同囊中取物,但現實卻并非如此,喜羊羊、豬豬俠與廣州的緊密關系少有人知。

手握多位“頂流”,卻總與爆款擦肩,廣州錯過了什么?目前,不論是國內還是國際,已經涌現出大量動漫IP賦能城市形象傳播的優秀案例,這其中有何經驗可供廣州借鑒?

城市與動漫IP的若即若離

“血緣+業緣”,是將廣州與喜羊羊、豬豬俠,深圳與熊大熊二、光頭強等動漫IP連接在一起的紐帶,雖有雙重關系加持,兩者之間卻始終若即若離。

提到喜羊羊、豬豬俠等,具象聯想可能是萌萌的小羊和小豬形象,也可能是青青草原、平底鍋,甚至可能是湖南衛視金鷹卡通,卻很少有人直接與廣州畫上等號。坐擁國漫超級IP的廣州和深圳,為何沒能復制熊本熊的傳奇,通過喜羊羊、豬豬俠、熊大熊二等IP傳播城市形象?

梳理廣州、深圳“蹭”動漫IP熱度上的表現,我們發現,兩座城市并非對如此大IP置之不理,兩城與兩大IP都曾擁有過短暫“蜜月期”。

2011年,動漫人偶舞臺劇《豬豬俠之天使奇遇記》以廣州優秀劇目稱號在全國巡演。

據信息時報、南方日報等媒體報道,2015年正值羊年,也是喜羊羊動畫十周年,廣州啟動了“喜羊羊帶你游廣州”主題展。展會在廣州地標“小蠻腰”舉辦,通過將廣州的城市歷史融入到主題展覽中,讓孩子們在玩樂的同時,感受廣州城市之美。

與此同時,廣州有軌電車還推出喜羊羊灰太狼主題兒童專列。列車不僅用喜羊羊原聲配音報站,還將車內外用喜羊羊形象包裝,準備了喜羊羊造型小玩具,力圖在車廂內打造喜羊羊的動漫氛圍。另外,專列還設置了廣州風景名勝車廂,將廣州著名景點如荔枝灣、陳家祠等都融入車廂漫畫中,讓喜羊羊和灰太狼帶領乘客一起游覽。通過跨界聯動的方式,讓游客在玩樂中感受廣州文化,加深對廣州的城市印象。

2017年,深圳市聘任“熊出沒”中的卡通形象作為垃圾分類推廣大使,這是全國首創。熊大、熊二、光頭強等卡通形象加入到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的“豪華套餐”,推動了垃圾分類知識和環保理念在深圳市低年齡段少年兒童中的推廣。

從廣州、深圳市近年來聯動喜羊羊、豬豬俠、“熊出沒”卡通形象的動作來看,兩地均認識到了動漫IP作為城市名片的重要性,也嘗試進行聯動,但收效甚微,兩者均未與動漫形象建立有效連接。

究其原因,兩城并未深入挖掘動漫IP所蘊含的文化內核,無法找到本地文化與動漫IP的文化共通處,自然無法將動漫IP打造為特有的城市文化符號。文化符號是一個民族、國家或地區長時間沉淀下來的文化資源的凝結式標識,反映了某個特定社會或社會群體所特有的精神、物質、智力與情感等方面的一系列特質。只有依托符合當地特質的文化符號,城市形象才能深入人心。

“無中生有”孵化新IP,跨界聯動依托現IP

打造動漫化城市IP,路徑有二。熊本熊的經驗是植根于本地文化資源,“無中生有”孵化全新IP;柯南的經驗是與現有IP聯動,推廣城市形象。

羊城有只喜羊羊,熊本有頭熊本熊。作為日本熊本縣的吉祥物,熊本熊是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最出色的一個。據報道,熊本熊出道前兩年給熊本縣帶來了1244億日元的收益(約合人民幣76.3億元),成為著名城市IP之一,熊本縣也因此聲名鵲起,從農業縣變為日本熱門旅游地。

日本的吉祥物承擔著旅游推廣的重任,代表當地風物與民眾精神。熊本熊在設計之初便考慮到與當地的關聯。形象設計采用了與熊本古城建筑顏色一致的黑色和代表熊本縣“火之國”特色的圓形腮紅元素,同時將其命名為“熊本熊”,建立動漫形象與當地文化的緊密連接。

雖然同為萌萌噠的動物形象,但喜羊羊、豬豬俠、熊大熊二與熊本熊卻脫胎于不同的生長土壤。與熊本縣打造官方城市動漫形象不同,喜羊羊、豬豬俠、熊大熊二是企業打造的動漫產品,并不具備天然城市宣傳屬性,形象設計上并未與廣州、深圳城市掛鉤。2010年廣州亞運會并未直接將喜羊羊作為吉祥物,而是重新設計“五羊”,或許考慮就在于此。

2021年,效仿日本打造城市吉祥物的做法,廣州市委網信辦推出動漫IP“風清羊”,借此宣傳廣州的城市文化。在這次吉祥物的打造上,廣州政府吸取以往經驗,將羊城文化融入其中,建立城市與動漫的連接,并用可愛萌寵的形象呈現。但就傳播效果而言,“風清羊”的打造并不理想。

熊本熊傳奇雖無法在廣州復制,柯南效應或許可以提供參考。

柯南小鎮位于日本鳥取縣北榮町,是《名偵探柯南》作者青山剛昌的故鄉,在動漫IP《名偵探柯南》大火后,北榮町打造了柯南旅游小鎮。小鎮在漫畫家曾上過課的小學里放置了柯南的銅像,并打造了以柯南為主題的柯南大道、柯南大橋、柯南博物館等。當地的歷史文化館中,還收集了世界各國的柯南漫畫書以及作家少年時代的繪畫設計圖。除此之外,小鎮還會舉辦各種關于柯南的活動賽事。

借助現有大熱IP,充分挖掘當地與漫畫的聯系,將柯南元素用到極致,在城市每一處烙印上柯南印記,深度融合城市形象,是柯南小鎮成功的不二法寶。

作者故鄉、非官方宣傳動漫,依托現有IP打造城市形象,細數之下,柯南小鎮與廣州有著大致一致的城市IP背景與發展路徑?!巴臼鈿w”的原因在于,對動漫IP的整體和系統利用。

前文中廣州、深圳建立動漫IP與城市形象連接的動作零散,且停留在表面,令人感覺就如同雁過無痕的廣告植入,唯有重拳組合出擊才能真正在大眾心中留下強音。

綜合國內國外經驗,對廣州和深圳等城市而言,要打好動漫IP這張牌,其一,需要充分挖掘動漫IP中與城市文化契合的點,以融合而非相加的態度建立與城市的連接。比如廣州、深圳均可在動漫中融合城市文化知識的科普,寓教于樂中推廣城市文化等。

其二,跨界聯動,組合傳播。兩城可促成動漫企業與當地本土企業的跨界合作,例如廣州可協調奧飛娛樂將喜羊羊、豬豬俠的形象授權給廣州老字號企業,比如陶陶居,在其包裝袋印上手繪廣州和喜羊羊或豬豬俠,通過廣州特色品牌跨界聯動,以“打包”的方式將廣州形象傳播出去。

其三,延長生態鏈,增強IP價值。2018年杭州與騰訊動漫合作,通過營造古風“結緣驛站”、主題值機島等場景將《狐妖小紅娘》打造為杭州動漫形象代言人。廣州可打造喜羊羊、豬豬俠主題樂園,深圳可打造熊出沒主題樂園,營造城市文化空間,在豐富城市文化生活的同時塑造城市形象。

在城市個性消失殆盡的今天,本地特色文化是城市形象的生長土壤,動漫IP則是其突破桎梏的生長催化劑。當前,動漫IP成為城市形象傳播的一個嶄新平臺。作為一種音畫視聽藝術,其輕松活潑、生動易懂的特質為城市形象在新媒體時代的有效傳播提供了捷徑,利用好這一途徑是城市提高能見度的有力武器。

參考資料:

1、蒙象飛.中國國家形象與文化符號傳播[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1:145.

2、《打破次元壁——探秘鳥取縣北榮町的柯南小鎮》

http://www.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24382.html

3、《廣州動漫產業養成記:二次元經濟之花靜悄悄地開》

http://epaper.21jingji.com/html/2019-04/15/content_103773.htm

4、《那些你不知道的廣州動漫“威水”史,里面有幾代人的童年回憶》

https://zhuanlan.zhihu.com/p/51790108

5、《“大家好,我是風清羊!”2021年廣州城市形象網絡宣傳啟動》

http://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3/22/c4983072.html?group_id=1

(頭圖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網絡編輯:郭倩倩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