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超人、黑美人魚、黑英國王后…… 好萊塢們的“種族配額”不歸路
白人對任性的“白改黑”有理由感到冒犯,而黑人并不會因為大銀幕上的戲份多一點而受益。唯一受益的是好萊塢,靠“白改黑”賺足了噱頭、制造了話題,卻全然不顧引發爭議、加劇族群撕裂的后果
(本文首發于2021年5月27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好萊塢似乎有意識地要在流行文化中強行“種族配額”,效果卻是適得其反。
有一則蘇聯老笑話,說“美國人訓練了一個超級特工潛伏蘇聯,地道的俄語發音,地道的俄式穿著和思維方式,連狐臭和酒癮都和俄國人一樣。特工在酒館請人喝酒,別人問,你們美國人也喝伏特加?”——較真說,蘇聯當然是有少量黑人的??墒?,既然是搞諜戰,CIA顯然不會挑選那么顯眼的黑皮膚,畢竟派進去的間諜是潛伏的“隱形人”,而不是走街上吸引眼球的外國人。
但是,這個蘇聯老笑話的場景或許很快就要在好萊塢的大銀幕上成真了。據說幾部入選翻拍計劃的經典美蘇諜戰片都在考慮黑人演員作為主角,也許哪一天我們就會看到這樣的場面:假裝自己是蘇聯人的威爾·史密斯在紅場邊的小酒館里和克格勃人員談笑風生,克格勃人員對威爾的黑皮膚視而不見……
好萊塢時下流行的風氣:把電影選角和種族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