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路15號,見證上海金融風云

1992年,鄧小平視察上海時敦促,“上海開發晚了,要努力干??!”從1992年直到2007年金融危機前,上海經濟始終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

“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開業頭一天,滬市股票的成交額只有49萬,今天滬深兩市成交額突破8000億。相隔三十年,當時誰都不會想到有這樣的速度、這樣的規模?!?br />
(本文首發于2021年5月27日《南方周末》)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張玥

位于上海市黃浦路15號的一棟建筑,見證著上海乃至中國金融史的變遷。

這里原名禮查飯店,1927年2月,周恩來在上海領導了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并取得了勝利。4月12日,蔣介石派兵收繳工人武裝,殘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懸賞2.5萬元緝拿周恩來。4月中旬,周恩來化裝成商人,與鄧穎超一同入住禮查飯店311室,直至5月離開上海趕赴武漢。

2021年5月,在這間窗口能看到黃浦江和蘇州河交匯處的飯店房間內,仍陳列著周、鄧二人使用過的陳設,以及他們之間的親筆信件。

“這里有過很多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敝袊C券博物館副館長金星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譬如,中國第一盞電燈在此點亮,第一部電話在這里接通,國內第一場半露天電影在這里首次亮相。

1959年,禮查飯店改名為浦江飯店。1990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在浦江飯店正式開業,中國股市迎來第一聲鑼鳴,“這里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初心之地”。浦江飯店,如今成了中國證券博物館的所在地。

浦江飯店,現為中國證券博物館所在地。 (受訪者供圖/圖)

曾經的“遠東中心”

從浦江飯店過了外白渡橋向南,就是外灘,在這里仍能感受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的繁華。

1845年,清政府上海道臺宮慕久與英國首任駐上海領事巴富爾簽訂《上海土地章程》23條,將洋涇浜(今延安東路)以北、李家莊(今北京東路)以南、東起黃浦江的土地準租給英國人,用于經商和居住。

根據上海市地方志記錄,外國商人依靠租界的特權,首先在外灘(今中山東一路)一帶開設洋行,從事鴉片、羽呢、雜貨與中國土產交換的遠洋販運。

19世紀50年代,上海取代廣州,成為全國最大的進出口貿易中心。1864年,上海設有洋行67戶,絕大多數位于黃浦區,十年不到,就增加到了157戶。

民國時期,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百貨公司建立。寬松的商業環境也催生了中國最早的民族資本家,如火柴大王劉鴻生、面粉棉紗大王榮德生、棉紗大王穆藕初、化工大王吳蘊初、顏料大王周宗良等。

繼浦西成了商業中心,一江之隔的浦東陸家嘴則演變為新興工業中心。地方志記錄,英商建立的祥生船廠和耶松船廠是當時上海最大的外資船廠,率先將船舶修造廠搬去了浦東。同在陸家嘴地區建廠的外商還有英美煙廠、綸昌紗廠等。

對外貿易促進了商業發展,出現了《滬江商業市景詞》中“南北分開兩市忙,南為華界北洋場,有城不若無城富,第一繁華讓北方”的景象。

但真正讓上海成為“遠東中心”的是金融業。中國證券博物館副館長金星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解放前的外資金融機構、官辦銀行大多設在外灘地段。

據記載,最早在上海開辦銀行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