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征文挑戰賽】你是你所讀,你是你所學

南方周末評論版編輯 陳斌

2021年南方周末“閱讀新火種”教師征文挑戰賽已正式啟動,歡迎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向 nfzmread@126.com 投稿——入選稿件將收錄在南方周末APP“語你共進”專區,并有機會獲得獎品、獎金等多重獎勵,同時推薦給編輯部刊登在其他相關平臺。本文是《南方周末》評論部編輯陳斌以“閱讀”“語文教育”作話題,為參賽者提供的一篇“范文”。

2021年世界閱讀日前夕,我與寶樹聯系,請他寫一篇文章應景,從個人的閱讀體驗出發,談談該讀哪些書。他寫成了《閱讀:重在訓練自己的判斷力,感受不同國度、時代和人格的精神風貌》一文,刊發于4月22日自由談版面,文筆不錯。

他主張閱讀的視野不能局限、拘泥于一類書一類作者,要獲得更高更好的視野與體驗,當然是中國的書要讀,英美的書也要讀;先秦的書要讀,古希臘羅馬的書也要讀;嚴肅的書要讀,輕松的書也要讀,這樣才能形成豐富的閱讀體驗,進而鍛煉提升自己的判斷力。

寶樹不認為應該對所有名著頂禮膜拜——不少名著成為名著有很大的歷史偶然性,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不少名著也不好理解,許多人翻看幾頁后就用來裝點書柜,構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他也不認為暢銷書不值一讀——這可能是“利益相關”的,他是國內知名的科幻作家。

講這個事兒,是因為兩點。

一是《南方周末》評論部文章刊用的原則:作者首先要對一個事情、一個問題有親身體驗,有獨特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然后在此基礎上有獨特的分析與判斷,給讀者提供思想增量與觀點增量。我鼓勵部門的實習生寫稿,但要求寫學?;蚣亦l的事情、問題,有真情實感,當然也要有公共價值,而不是動不動談論自己根本不熟悉的宏大問題,看了幾個專家的觀點就覺得自己很有想法。

二是引出接下去要進一步討論的閱讀與語文問題。我個人同意寶樹的看法。寶樹是我大學時認識的,他當時在文科實驗班,畢業后去了比利時魯汶大學學哲學,后來又當專職作家,寫的文章文筆、內容俱佳。

不少人頭腦中盤桓著一種流行的謬誤,揮之不去,叫“開卷有益”,或者說“閱讀是有益的”。事實上,讀什么書、怎么讀書至為關鍵。推而廣之,接受什么樣的教育決定了你是什么樣的一個人。你是你所讀,你是你所學。

在中文語境中,“讀書”有兩種涵義,狹義上的讀書是閱讀,廣義上的讀書是受教育。無論采用哪一種涵義,書讀得越多、人變得越蠢的現象是存在的,而且還頗為常見。

羅素說:人生來只是無知,但不愚蠢,人的愚蠢是教育造成的。(Men are born ignorant, not stupid. They are made stupid by education.)從農村考出來的大學生不少相信,如果容許土地自由流轉,城里人就會買走土地,農民就會流離失所??梢宰屗麄儐枂柛改甘欠裢膺@樣的看法,農民是否蠢到不懂得維護自己的利益。

首先你得從閱讀及學習中得到樂趣。我女兒小學二年級,現在語文教育倡導閱讀。這本沒有錯,但實踐中變成了什么?必須讀指定的書籍,每天必須去App上打卡。這是代替學生進行選擇,并且把選擇強加到學生身上,這如何能有閱讀與學習的樂趣?充其量養肥了寫這些書的作者與出版社。

我從幼兒園中班時帶她讀牛津樹,現在她能自主閱讀《老鼠日記》這樣的英文書籍,每天放學到家,第一時間就拿起來看,有時自個兒咯咯笑,這就是閱讀的樂趣。

自由的探索是樂趣之源。好的書,或讓你獲得奇妙的體驗,或讓你增進了對真實世界的知見。學到東西的過程是充滿樂趣與快感的,大腦會分泌多巴胺,會獎賞你,會激發你讀更多的好書,這是一個正反饋。

其次要訓練自己的判斷力,逐步明白哪些書是值得讀的,哪些書是不值得讀的;哪些書是需要逐字逐句讀的,哪些書是可以一眼掃過的。當然,讀書的動機或目的至關重要,消磨時間是一種讀法,帶著問題、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是一種讀法,系統掌握一門學科的知識與方法又是一種讀法。

整本讀,還是讀特定的章節?一本一本讀,還是幾本相關內容的書比照著讀?作者的哪些描述或闡釋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激發你產生了哪些延伸性的想法?作者的哪些觀點或闡釋你特別不同意或不認同?你的理由是什么?

對任何書,都不要產生頂禮膜拜的想法。書都是人寫的,能流傳下來說明可能有某些過人之處,也會帶有時代的烙印甚至某些顯而易見的謬誤。任何時候都不要丟掉常識與對真實世界的觸感,這才能錨定你的判斷力不至于走得太偏。除了數學、物理等科學類書籍或無所謂對錯的詩詞,要假設你看的任何書籍都是可能有錯的,所以一般而言不要拘泥于個別字句,不為了挑錯而讀書,而是為了對自己有用讀書。

給孩子讀英文繪本的家長都知道有個藍思指數,Lexile Index,是衡量一本書閱讀難度的指標。它主要有兩個細分指標,一是詞頻,一是句長。它是假設一本書中低頻詞出現得越多,閱讀難度就越高;句子越長,閱讀難度就越高。

這誠然是不錯的。但涉及閱讀難度的,應該還有第三個細分指標,內容的抽象程度。顯然,哪怕大家用的都是高頻詞,都是短句,數學書還是要比小說要難讀多了。一般而言,非虛構比虛構閱讀難度要大。有些書不過腦子,可一目十行;有些書你需要反復推敲某個字句的意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抽象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東西,構筑了人類知識大廈的基礎,數學與物理;抽象也是這個世界上最糟糕的東西,生產出了大量的令人發指的謬誤,這些謬誤的核心是“世界是錯的,我才是對的”。

怎么區分好的抽象與壞的抽象,是閱讀、學習與教育過程中一個反復出現的問題,決定了你讀書是越讀越耳聰目明,還是越讀越愚蠢,然后去助長這個世界的愚蠢與荒謬。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多讀好書,多加思考與驗證,可以塑造你的大腦與氣質,讓你變得更真更美,明白何謂真善;讓你有清晰的表達能力、廣闊的視野與深刻的判斷力,成為一個大寫的人,擺脫各種猥瑣與蠅營狗茍。

不要坐在井里,覺得自己看到的就是整個世界,更不要背著井行走在世界。世界很大。

“閱讀新火種”教師征文挑戰賽活動說明

點擊以下鏈接,進一步了解教師征文挑戰賽的投稿規范等內容:

http://www.zprce.cn/contents/206897

注:投稿郵箱為nfzmread@126.com,請在郵件正文注明作品標題、署名、手機與身份(如工作單位與職位)。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