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人口紅利調查:七國勞動力占比持續上升,制造業工人“年輕且薪水低”
與中國不同的是,東南亞人口紅利正逐步顯現。來自世界銀行數據庫的數據顯示,2015年到2019年,東南亞11個國家中,有7國勞動年齡人口在總人口中占比持續提升。
近日,中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出爐。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13.5%,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占比為68.55%,較10年前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占比74.53%,下降接近6個百分點。
然而,與中國不同的是,東南亞人口紅利正逐步顯現。來自世界銀行數據庫的數據顯示,2015年到2019年,東南亞11個國家中,有7國勞動年齡人口在總人口中占比持續提升。其中,2019年,勞動力占比最高的新加坡超過75%,泰國、文萊也超過70%。
這使不少當地的制造業企業,能夠招到相對年輕且薪水低的工人。
馬來西亞廠商公會檳州分會主席王競慶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作為制造業企業,他的工廠員工70%為35歲以下,整體比較年輕?!皢T工的平均收入大約換算成人民幣3500元?!?/p>
而近年來,中國一些制造業企業向東南亞遷移,也受到較為明顯的當地持續提升的“人口紅利”驅動。但是,缺乏工程師和技術工人,仍是東南亞制造業的一塊明顯“短板”。
東南亞人口紅利幾何?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總規模8.8億人,與2010年相比,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減少4000多萬人,同時,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也有所下降。
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使我國整體撫養比持續上升,人口紅利進入尾聲。
2020年我國人口撫養比為45.9(即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要負擔多少名非勞動年齡人口,包括少兒人口和老年人口),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11.7。這表明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推進,人口撫養比的下降趨勢在過去十年發生了逆轉。當前我國仍然處于人口撫養比低于50的人口紅利期,但由低人口撫養比帶來的人口紅利逐步減少。
那么,東南亞整體人口的整體情況如何?如果僅僅從撫養比上來看,東南亞的人口紅利大多也并不算高,只有新加坡、文萊低于40,馬來西亞、越南和泰國低于45。
但是,整體來看,東南亞的撫養比在不斷降低,在這背后,與東南亞老年人口占比偏低,少年兒童人口占比偏高有關。
具體來看,2019年,柬埔寨、老撾、東帝汶的65歲及以上人口,在總人口中占比不足5%,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緬甸的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不足7%,越南也只有7.55%。
與此同時,2019年,0-14歲的人口占比中,老撾、柬埔寨、東帝汶、菲律賓均超過30%,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緬甸和文萊也超過20%。
0-14歲的少年兒童人口,正在不斷轉化成15歲及以上的勞動年齡人口,這使近年來,東南亞一些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比不斷提升。
具體來看,2019年馬來西亞的15-64歲人口占比,從2015年的68.93%略增至69.38%,上漲0.45個百分點。
此外,2015年到2019年,東帝汶、菲律賓和緬甸的15-64歲人口占比分別上漲2.29個、1.09個和1.06百分點,老撾、印度尼西亞和文萊緊隨其后,漲幅分別為0.98個、0.57個和0.34個百分點。
不過,越南、泰國和柬埔寨的勞動年齡人口占比,在2015年到2019年則分別下降了1.08個、0.65個和0.1個百分點。新加坡下降的比例最大,達到3.05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不斷提升的人口紅利,使當地的制造業企業招工相對容易。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多位馬來西亞企業主和工人,發現無論是中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當地制造業工人的整體收入普遍在人民幣1200-4500元之間,并且制造業企業工人的年齡比較年輕。
一家在馬來西亞擁有員工近500人、主營業務為組裝半導體生產設備的企業倉庫助理顏樂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們是外資企業,企業基層員工收入一般換算為人民幣在2000元上下,加上加班費基本可達2500-3000元,五天制,工作時長8小時以上。
“我們不強制加班,但會選擇外資企業的員工一般會沖著工資而來,所以更有加班的動力。我們企業員工的年齡集中在20-30歲?!彼f。
馬來西亞一家食品生產企業Love a Loaf的創辦人陳毅恒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們企業的規模約70人,員工平均收入換算成人民幣為一個月2000元-3000元,工作時長8-10小時?!拔覀兤髽I的員工一般集中在23-27歲,25歲的員工居多?!?/p>
另一家馬來西亞冶金煉鐵企業順和有限公司第二代老板曾海良表示,他們企業的員工在8-12名之間,普通工人收入大概在1500-2200元上下。
“小作坊的工人一般要求不高,但也不希望隨時更換,所以現有的工人基本是 30歲-40歲上下,另有兩位20多歲的工人,是熟人介紹的?!彼硎?。
技術工招聘成難題
與東南亞的制造業工人相比,中國的農民工年齡整體偏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0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農民工平均年齡為41.4歲,比上年提高0.6歲。其中,50歲以上農民工所占比重為26.4%,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占比繼續提高。
此外,2020年我國農民工月均收入4072元,比上年增加110元,增長2.8%。其中,在東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月均收入4351元,比上年增加129元,增長3.1%。
與之相比,多位馬來西亞制造業工人表示,東南亞制造業工人的平均工資相對偏低。
一家在馬來西亞橡膠加工廠工作的工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她中學畢業后進入工廠,目前收入大概換算人民幣1200元。
另外一位在馬來西亞工廠做會計助理主管、擁有本科會計和金融學士學位的女士表示,這是她第一份工作,目前工資在2000林吉特(約3087元人民幣,按照5月27日上午7時匯率計算,下同)。
顏樂融擁有大專學歷,也正因為如此,他獲得進入外資企業工作的機會,收入更高,達到3000林吉特(約4630元)。此前,他從事旅游行業,收入只有2000林吉特(約3087元),在疫情之下,最終選擇“進廠”。
“我現在的工作,比疫情前做為旅游業者的收入好很多,而且工作時間穩定。還有代繳公積金、醫藥保險等,和餐飲津貼及工作餐?!鳖仒啡谡f,“公司屬于外資(歐美)企業,薪資較高,打聽過其他同領域的企業,相關崗位的月薪介于1200-2000林吉特(約1852-3087元),較低?!?/p>
疫情影響了東南亞的旅游業,使不少此前的旅游從業者前往工廠上班,目前很多東南亞的制造業企業也表示,他們招工并不困難。
新文記咖啡制造企業第四代傳人曾恒亮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們共有45 位員工,月薪換算成人民幣在1500-2000林吉特(2315-3087元人民幣),招聘普通工人并不難?!按蟓h境下很多公司倒閉,就業需求高。工人的流動率在10%以內,因為年輕的員工需要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可能會轉行或選擇其他企業?!?/p>
而且,他們的人力成本占總成本的10%-20%,整體偏低。王競慶則表示,他們的人力成本占總成本的25%。但是,他發現招聘技術工人成為難題。
“在我們企業的員工中,20%中學畢業,40%文憑是???,40%本科?!蓖醺倯c說,“當今的市場,招人不容易,檳城是馬來西亞外資最高的州之一,所以我們遇到招聘困難?!?/p>
他表示,當地的教育系統與工業之間的差距,造成了檳州嚴重的缺乏人才,尤其是技術人員和工程師?!拔磥淼?2個月里,我們需要差不多200-300個技術人員和工程師?!?/p>
而有一些制造業企業主則頭疼于員工的流動率。陳毅恒表示,他們企業因為是手工業,年輕人大多數覺得辛苦,或是不習慣后廚的高溫,很快會離職。
“我們招聘的對象是年輕人,會比較不穩定,在崗最長的有7 年,陪著公司成立一路走來,最短的有幾小時就離職。不穩定的因素還包括大部分年輕求職者覺得烘培好玩,但實際工作后發現和想象中的不一樣,就很快離職?!标愐愫阏f。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