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清退虛擬貨幣“挖礦”企業

時隔不過數年,全球規模前列的比特幣“礦場”只剩下空空蕩蕩的廠房,裝載礦機的貨架落滿了灰塵。四處安靜凋敝,再也聽不到礦機運轉時高達90分貝的噪音。此前,這里的許多窗戶曾被卸下,以裝上風扇把熱浪排到室外;如今風扇的位置已替換成了便宜的木板。

比特幣的匿名、安全、自由、去中心化等特點,被不少人押注是未來的“數字黃金”。但高速度運算的代價,也是“挖礦”遭到打擊的原因——耗電。

2021年,“十三五”的能耗成績單出爐,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墊底的內蒙古對虛擬貨幣“挖礦”下了狠心。

(本文首發于2021年6月3日《南方周末》)

發自:內蒙古鄂爾多斯

責任編輯:汪韜 助理編輯 溫翠玲

5月的內蒙古鄂爾多斯,氣溫高低不定,大風卻很少缺席。常有一陣狂風突然卷起黃沙,迫使行人背過身閃避。當地對虛擬貨幣“挖礦”業的政策,也如同天氣般嚴酷。

2021年2月底-5月底,三個月內,內蒙古連發三項政令,清理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5月21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會議上強調,“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

全球規模前列的比特幣“礦場”曾坐落鄂爾多斯,如今“礦工”紛紛撤離。

“挖礦”消耗大量能源,卻貢獻微薄稅收,還帶來了不可預期的金融風險。四川等“挖礦”大省也正在研究相關方案,曾經風光一時的虛擬貨幣,何去何從?

“草原硅谷夢”

鄂爾多斯從不缺乏故事。除了溫暖的羊絨衫家喻戶曉,早年富集的煤炭開采讓這座城市和它的市民迅速鼓起了腰包。

幾年前,意圖轉型的鄂爾多斯向“云計算、大數據”產業伸出橄欖枝,這座城市又有了新名片——草原硅谷?!霸凭鄱鯛柖嗨?,數集草原硅谷”,在鄂爾多斯高新區云計算產業園的入口,招牌至今醒目。

鄂爾多斯意圖打造“草原硅谷”,曾吸引不少虛擬貨幣“礦場”入駐。 (南方周末記者 林方舟/圖)

不僅京東、聯通等大公司關注,虛擬貨幣“挖礦”企業也乘東風而入。2017年更是鄂爾多斯“礦場”高光時刻:多家國內外媒體涌入鄂爾多斯達拉特旗三墑梁工業園區,聚焦由比特大陸公司運營、全球規模前列的比特幣“礦場”。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沒有實物,而是一串代碼組成,獲得過程俗稱“挖礦”——運用設備(一般為計算機,稱為礦機)進行與隨機數相關的計算,誰率先解出答案,誰就能獲得比特幣獎勵。越多設備同時計算,計算能力(俗稱算力)越強,就越容易找到答案,集合多臺礦機的“礦場”便應運而生。

成立于2013年的比特大陸是全球最大的礦機制造公司之一。據曾經探訪的媒體報道,當時比特大陸在園區部署了數萬臺礦機,掌握著比特幣世界中約4%的算力,高峰時期,一年能夠挖掘出超過10萬枚比特幣,以2017年8月最高突破3萬元人民幣一枚的價格計算,價值超過30億元人民幣。

礦機閃爍著紅綠相間的光徹夜轟鳴,科幻世界中的景象跟著當年瘋漲的比特幣幣價,一起沖擊著人們的神經。

時隔數年,2021年5月23日,南方周末記者在現場只看到了空空蕩蕩的廠房,裝載礦機的貨架落滿了灰塵。四處安靜凋敝,再也聽不到礦機運轉時高達90分貝的噪音。為把熱浪排到室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