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伴侶為何施暴?

“縱然親密伴侶殺人是一種致命性的人際暴力犯罪,但犯罪人不符合你理解的搶劫、故意傷害之類的典型暴力罪犯,這種人恰恰是普通人?!?br />
“不同類型的親密關系中,引起犯罪的直接事件是不一樣的。那些持續時間短的親密關系,談一個月或三個月的戀愛,這種情況下,關系終止或分離,往往是造成犯罪的主要原因。但對親密關系持續時間很長的夫妻來說,關系終止和引起犯罪沒有直接關系?!?br />
(本文首發于2021年6月3日《南方周末》)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邢人儼

廣東東莞兩位打工者在超市外擁吻。 (占有兵/圖)

2019年大年三十,河南某農村發生一樁滅門案,因懷疑妻子在外務工時出軌,一名男子先后殺害了自己的妻子和岳父母。鄰村長大的趙書鴻是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副教授,他常年從事刑法基礎理論的研究,這件慘案讓他震驚,隨后開始關注親密伴侶殺人現象。

親密伴侶殺人(IPH,Intimate Partner Homicide),在國外已有諸多深入研究,但在國內尚處于起步階段。這是一個嚴重且普遍存在的全球性公共問題,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2019年公布的全球性殺人研究報告稱,所有被故意殺害的女性中,有34%是被自己的親密伴侶所殺。美國疾控中心2017年的數據顯示,美國有一半的女性兇殺受害者死于親密伴侶之手。

中國還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但相關案件不時見諸報端。

趙書鴻搜尋中國裁判文書網,1990至2015年共有1500個刑事案件的犯罪人與被害人之間存在親密關系。根據研究需求,他選取其中979個判決書作為樣本,分析了中國親密伴侶殺人案的特點。2021年4月,這項研究發表于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人際暴力雜志》(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他的研究發現,中國的親密伴侶殺人案件多發生在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群中。無論犯罪人還是被害人,九成以上人所從事的職業是“農民”或“農民工”,絕大多數來自“農民家庭”。和常理想象的不同,九成以上的犯罪人之前都不存在對伴侶使用暴力的經歷。

2021年5月21日,趙書鴻就中國的親密關系間暴力犯罪問題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專訪。

大多數被害人是女性

南方周末:你為什么會做親密伴侶殺人的研究?

趙書鴻:引起我關注親密伴侶殺人犯罪的主要是兩件事。有一年寒假,我們老家鄰村發生了一起滅門案,男的因不滿自己常年在外打工的妻子向自己提出離婚,年三十晚上將在醫院陪女兒看病的妻子殺死。隨后,他返回岳父母家,將岳父母和妻侄女殺死。原因是他認為妻子在廣州打工跟人家好了,回來要跟他離婚,他接受不了這個,矛盾激化之后就實施了犯罪。另一件事就是我在拜年時和一個常年在廣州打工的親戚聊天,他說南方那邊農民工的“臨時夫妻”較多。寒假結束后,我返回北京,后來有機會遇到一個公安部門的同學,我問他滅門案全國一年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陳玲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