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短視頻版權之爭:流量“蛋糕”怎么分?業內呼吁協同治理
不久前,73家影視機構和500多名藝人聯名發聲,抵制短視頻搬運、切條等侵權行為。影視行業持續發聲,讓版權保護成為熱點話題。
6月1日-2日,國家版權局在北京舉辦“2021中國網絡版權保護與發展大會”。
南都記者注意到,大會期間,短視頻版權屢被提及。不少觀點認為,當下長短視頻的版權之爭實質是流量之爭,背后涉及市場“蛋糕”如何分配問題。為應對短視頻版權保護帶來的挑戰,業內呼吁協同治理,尋求利益各方共同受益的方案,促進行業發展。
短視頻侵權嚴重,“通知-刪除”陷入“打地鼠”困境
短視頻盜版侵權有多嚴重?
12426版權監測中心主任吳冠勇提供了一組數據,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該中心對1300萬件原創短視頻及影視綜等作品的二次創作短視頻進行監測,累計監測到300萬個侵權賬號,通知刪除1478.60萬條“二創”侵權及416.31萬條原創侵權短視頻。
南都記者了解到,短視頻維權的一大痛點是侵權數量龐大,侵權形式多樣,導致監測取證成本高。即便權利人有時間精力維權,平臺審核投訴下線的速度也無法滿足當下需求。
“可能你今天剛完成下線一千個侵權視頻的工作量,那邊又‘愉快’地上線了兩千個侵權短視頻?!睈燮嫠嚪刹扛呒壙偙O胡薈集說。
在海量動態增加的內容池面前,這種“通知-刪除”的模式陷入無休止的“打地鼠”困境。而一些爆款短視頻或處于首播期間的影視劇,其作品流量集中的時間往往有限,即便被投訴平臺在一天內下線侵權視頻,權利人也已遭受極大的流量和經濟損失。
面對海量新增的短視頻,行業還有待研發出成熟的監測侵權技術。
據北京文化娛樂法學會版權研究會副主任李穎介紹,目前短視頻平臺的主要版權過濾技術包括TCR匹配技術和關鍵詞匹配技術。前者主要通過提取短視頻里的畫面(關鍵幀),然后到版權庫比對是否存在侵權內容;后者則通過標題、簡介中含有關鍵詞的方式鎖定涉嫌侵權的短視頻,然后審核判定是否需要下架。
但上述版權過濾措施也面臨諸多問題。由于短視頻平臺難以獲得完整版權庫進行精準審核,關鍵詞匹配找回內容存在“誤傷”,而輔之以人工審核,可能因為工作人員無暇判斷海量的短視頻素材是否構成合理使用,而引發新的投訴。不少作者對辛辛苦苦制作的視頻慘遭下架感到不滿。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系教授劉文杰認為,對于短視頻傳播應嚴格區分侵權行為與合理使用,不能僅僅因為視頻中存在剪輯就斷定侵權。
“著作權法允許為評論某一作品而引用該作品,這一規定旨在保護公眾的自由表達。如果評價某一作品也要取得權利人許可,那么批評、揶揄或所謂‘惡搞’將不復存在?!?/p>
長短視頻版權博弈,UP主擔心沒素材變“空氣吃播”
今年4月,影視行業吹響版權保護的號角——70多家影視機構兩次發布聲明,抵制短視頻侵權行為。5月28日,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再次聯合發聲,譴責嗶哩嗶哩(B站)盜版侵權《老友記重聚特輯》。當時有長視頻平臺負責人對南都記者表示,“平臺遭短視頻盜版侵權的壓力已經到了難以忽視的程度?!?/p>
“作為重倉IP公司,我們對版權保護的需求非常迫切?!焙C集說,如果優良的影視劇作品長期無法獲得回報,那么泛影視劇人才流失,“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將會發生。
有業內人士指出,短視頻平臺上大量的混剪、卡段、合輯、速看、解說的內容并未獲的權利人許可,長視頻的正版資源成了短視頻制作的“免費午餐”。
面對爭議,短視頻平臺表示尊重原創版權,有的還提到面臨的痛點問題。
6月2日上午,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總編輯張輔評出席“短視頻版權保護的挑戰與協同治理”分論壇。他表示,公司大量采購版權,包含影視、綜藝、紀錄片、少兒動漫等品類,還與至少1200部電影、400部劇集簽約,為原創者提供合規創作素材并宣推影視作品。為解決維權難題,抖音推出原創者聯盟計劃,為其提供侵權監測、免費維權等服務。
但在版權獲取和采買上,短視頻平臺遇到了難點問題。今年3月,電視劇《若你安好便是晴天》的制片人發文控訴長視頻平臺聯合壓價,最終導致該片只能選擇在自制網站上線。
“行業內幾家知名長視頻平臺組成頭部平臺價格聯盟,一方面擠壓片方的利潤空間,另一方面限制其他平臺正常采買?!睆堓o評說,它們通過向影視片方施壓,規定院線網絡版權價格不得高于5000萬,同時對聯合采購方設置發行門檻,不允許將版權內容出售給指定的短視頻平臺。
有短視頻平臺從業者直言,“我們也希望能夠對等談判,但其中摻雜競爭因素,就很難推動?!?/p>
長短視頻平臺“打架”,許多視頻博主也在為版權發愁。北京元合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孫磊在工作之余,還是一名專注游戲普法的B站UP主。他參與創作的解說類短視頻,很多時候會用到一些的影視劇片段或游戲動態畫面。
反對短視頻侵權的聲明后,游戲評論圈內呼聲強烈——有UP主特地拍了一個PPT式視頻問道,“以后吐槽電影或游戲,是不是只能寫視頻類PPT呢?”
在孫磊看來,如果評論類視頻禁止使用任何畫面素材,好比失去了食物,最終會像空氣吃播一樣,看起來很荒謬。
短視頻版權保護問題,需各方協同治理
根據國家版權局日前發布的《中國網絡版權產業發展報告2021》:2020年中國網絡版權產業市場規模首次突破一萬億元,達到11847.3億元。其中短視頻市場普及率大幅提升,占比為12.71%,較2019年提高2.19%;長視頻面臨轉型挑戰,占比9.13%,較2019年下降2.4%。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短視頻用戶規模8.73億,占整體網民的88.3%。另據《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18年下半年,短視頻應用的日均使用時長超過綜合視頻應用,人均每天刷視頻超過100分鐘。
在碎片化內容消費時代,短視頻迎合更多用戶的需求,成為新的流量入口,視頻行業“長消短漲”的趨勢明顯。業界分析認為,長短視頻版權博弈實質是商業模式和流量之爭。
當市場的“蛋糕”做大時,如何平衡版權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兼顧各方利益成為關切。李穎認為應盡快開展權利查詢系統建設等前期準備工作,促進長短視頻相互授權交易。張輔評建議以原創保護為基石,進一步推進版權合理使用,同時以技術進步為載體提高作品保護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6月1日在“技術創新與版權保護”分論壇上,中國版權協會正式發布區塊鏈版權服務平臺——中國版權鏈,旨在為權利人提供數字作品的版權存證、侵權監測、在線取證、發函下架、版權調解、維權訴訟等全流程版權保護服務。
與此同時,監管部門也在加大網絡版權執法監督力度。今年6月-10月,國家版權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開展的“劍網2021”專項行動,明確將嚴厲打擊短視頻、網絡直播、體育賽事、在線教育等領域的侵權盜版行為。
大會期間,國家版權局局長于慈珂表示,短視頻版權問題復雜,不僅僅涉及法律,還與技術、商業等有關,需要各方貢獻力量和智慧協同治理。同時他重申監管態度——“加強版權保護和促進產業發展,是我們堅持的一貫原則?!?/p>
(來源:南方都市報)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