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平對話林伯強:先降油價,還是先推出燃油稅?
全球衰退的前景下,當下要務是降油價以刺激經濟,還是在借低油價之機進行燃油稅改革?韓曉平和林伯強這兩位長期觀察者有各自不同的主張。
責任編輯:余力
【能源之道】
當國際油價跌破每桶80美元時,中國政府啟動了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11月2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了成品油價格和燃油稅費改革方案,并決定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然而截至目前,市場流傳的各種版本都未經官方證實。全球衰退的前景下,當下要務是降油價以刺激經濟,還是在借低油價之機進行燃油稅改革?韓曉平和林伯強這兩位長期觀察者有各自不同的主張。
韓曉平 林伯強
韓曉平:中國能源網CIO
燃油稅至今仍策劃于密室,對于弱勢群體的利益如何平衡始終沒有一個合理的解答。
如果是一項改革最終的結果將使得各級政府不得不拿出巨額資金補貼2/3以上的國民,這樣的改革還算是市場化改革嗎?
林伯強: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如果現在把這兩個改革混在一起,可能又要拖時間,這是一個策略問題,不是要不要市場機制的問題。
推出燃油稅,代表了效率和公平,對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不會比價格機制更不重要。
要降油價,還是要推出燃油稅?
韓曉平:大家都認為現在是燃油稅改革的最佳時機。一個原因是面臨“年關”——養路費是每年征收的,正好轉軌;而且目前國際油價處于低位,為征收燃油稅騰出空間;另外,經過14年的努力,關于燃油稅的提議已獲得了國內輿論的普遍支持。
如果沒有外部形勢的突然變化,這個時機確實是最佳的。
但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在擴散,對中國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11月份國內一些經濟指標加速下滑。胡錦濤總書記已經提出“要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要全力避免國內經濟陷于動蕩而激化社會矛盾。
盡管最初由于市場化程度不夠,我們避開了金融危機的直接沖擊,然而現在不排除危機將對我們造成更嚴重的沖擊,必須防患于未來。征收燃油稅和油價改革是兩回事,盡管兩個改革的初衷不一樣,但是改革都是為了在現行機制的基礎上提高燃油費用,使其有利于節能減排和給予石油經營者“更加合理的收益”。在當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