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國際新規能否管得住一盒中國香煙?

“讓生產煙草的人來控煙,不是讓左手打右手嗎?”民間控煙機構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吳宜群說。這正是中國煙草控制的體制之惑。

責任編輯:傅劍鋒 實習生 范傳貴

■民生熱點

為了讓人少吸煙,把“腐爛的肺”等警示圖片印在煙盒上,并且全面禁止任何形式的煙草廣告、促銷與贊助,禁止煙草行業干預政府政策。這是中國在最近一次國際控煙大會上艱難接受的控煙公約三條新準則。

但是,國內長期從煙草中受惠的中央稅收與部分地方經濟,能因此與煙草脫敏嗎?在專賣制下的中國煙草,能做到不去干預政府的公共衛生政策嗎?

腐爛的肺、發黑的嘴、渾身插滿輸液管的嬰兒……從明年1月9日開始,這些彌漫著死亡氣息的警示圖片將出現在全世界的煙盒上,以警示吸煙者。

這是11月17-22日,全球130多個國家在南非德班的國際控煙大會上艱難通過的重要標準之一。會議還通過了另兩個實施標準:全面禁止任何形式的煙草廣告、促銷與贊助;禁止煙草行業干預政府政策。這三條實施標準已被各國的煙草控制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煙盒警語最為直接,而禁止煙草行業干預政府則最為根本。

但對中國來說,同意這三個準則卻頗費周折。因為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煙草種植國、第一大消費國并實行著世界上唯一一個煙草國有專賣體制。一位中國代表團的發言人在會上感慨:“對我來說這像是經歷一種酷刑。”

這是《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第三次締約方會議。中國在2003年簽署該公約,2006年1月正式生效。在此期間,中國作為煙民最大國的政府表現一直受到國際認可,在泰國會議上還曾擔任過主席。不過隨著談判不斷深入,公約觸及更多深層問題,中國盡管在最后接受了本次會議討論的三條實施標準,但履行仍會困難重重。

11月24日,上海卷煙廠在媒體顯要位置刊登聲明,通知煙民其旗下品牌近日將改變包裝。國內各卷煙廠近日都將紛紛刊載類似聲明。但南方周末記者從多家煙草公司獲悉,出于對銷售的擔心,他們的新煙盒目前依然不打算印刷警示圖。

中國控煙難在何處?

“如果失去煙草,中國拿什么替代煙草稅收”

沒有一種商品,像煙草這樣既能致命又被允許四處種植與販賣,這被稱為煙草工業的“原罪”。

科學證明煙草中所含的尼古丁會讓消費者上癮,而各國的煙草歷史則證明它也會讓種植、販賣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