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關:天在上頭,許護國壯士生還

1916年8月9日,護國戰爭已結束兩個月,時任四川督軍兼省長的蔡鍔,離開四川經上海轉赴日本治病。臨行前,他作傳誦一時的《告別蜀中父老文》,表達了依依難舍之情:“鍔也一葦東航,日日俯視江水,共證此心,雖謂鍔猶未去蜀可也”。

征程萬里、身經百戰的蔡鍔,為何對蜀地如此眷念?

責任編輯:楊嘉敏

尋跡

川黔界河赤水河流域的群山之間,有一座筑于古鹽道之上的雪山關。此關海拔近1800米,筑于明代洪武年間,大概是為防止滇黔諸夷北犯而建,又因扼川黔鹽運要道,順便征收些過路錢。

促使我前去雪山關的,是因為蔡鍔將軍那副令人熱血沸騰、正氣凜然的對聯:是南來第一雄關,只有天在上頭,許壯士生還,將軍夜渡;作西蜀千年屏障,會當秋登絕頂,看滇池月小,黔嶺云低。

俯瞰雪山關 (馬恒健/圖)

蔡將軍親率的討袁護國軍,從昆明誓師出征,由滇入黔,至瀘州納溪一線與袁世凱的軍隊血戰,征途千里,唯獨在雪山關上吟出如此豪邁而壯麗的詩篇,一定是雪山關的獨特景觀與歷史底蘊,撥動了他本已壯懷激烈的心弦。

雪山關坐落在敘(敘永)(赤水河鎮)公路西側幾公里的山上。上山的土路,大部分路段挨著山脊,因此一路視野開闊。向雪山關方向的貴州望去,一列如屏的大山,似一堵巨大的城墻,遮斷了我的視線,這是四川盆地南緣最后一列山岡。山岡背面,再往南,過赤水河,便是中國工農紅軍如走泥丸的貴州烏蒙山了。

時值初秋,一路的景象蕭索寂寥,我沒有遇到一個游人,連樵夫羊倌也不見蹤影。當年護國大軍翻山越嶺時的人喊馬嘶,已化為寒鴉秋蟲的啼鳴。

如同大多數雄關一般,雪山關坐落在兩座如挺拔胸脯的山峰之間,將狹窄的隘口完全阻斷。而與其它雄關不同的是,它沒有令人望而生畏的城堞,沒有威風凜凜的敵樓,僅是一幢正面寬二十多米、高六七米的石砌房屋。不過,一道高近三米的拱形城門,明白無誤地告訴叩關者,這是軍防要塞。關門前的坡下,是那條蛇行斗折的千年古鹽道,道上的一塊塊青石板在滿坡的蒿草雜樹叢中時隱時現,如一條蜷伏山溝的巨蟒的鱗片。

 在這一刻,我駐足凝視雪山關。我在校正著頭腦中預設的雪山關的形象,想象著護國軍千萬人馬涌出雪山關的場面,我仿佛看見蔡鍔將軍在雪山關前橫刀立馬。

覽勝

走近關門,門楣陰刻的“雪山關”三個大字映入眼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