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一點,把文章讀完
從小時候起,我們就常常被教育要等別人把話說完再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樣地,我們在對別人的文章發表評論前,也應耐心一點,把文章讀完,看看作者到底寫了什么,寫得有沒有道理,再下結論。
責任編輯:溫翠玲
讀者在書店里看書。
互聯網時代,人們的閱讀越來越“碎片化”和“標題化”,“把文章讀完”變得難能可貴,這從近日人們對“躺平”的熱議中可見一斑。
熱議的焦點是近日眾多社交平臺上發布的主題為“清華教授稱‘躺平’態度極不負責”的新聞,敘述有詳有略,但大同小異。人們紛紛在新聞下發表看法,有理性分析,也有挖苦揶揄。這一話題很快就沖上熱搜。
其實鮮有人完整看過這位清華大學副教授撰寫的原文。這篇題為“‘內卷’是教育發揮篩選功能的成本”的文章最早刊發于2021年5月25日出版的《中國科學報》第5版“大學周刊”欄目下,作者是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長聘副教授李鋒亮。這篇約兩千字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