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為什么會堵車?社會平等和城市規劃有什么關系?
為什么在交通規劃有很大話語權的今天還有嚴重堵車現象?社會平等和城市規劃有什么關系?城市更新應該由誰來買單?……英國皇家規劃學會主席楊威從“清晰理解人的尺度”出發,回答了許多重要的城市規劃問題。
責任編輯:周建平
2021年1月,經過選舉投票,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楊威當選2021年皇家規劃學會主席,是該學會107年歷史上首位非白人主席,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國際規劃專業學會的華人主席。
英國是世界現代城市規劃行業的發源地,皇家規劃學會是代表英國規劃專業人士的皇家特許專業機構,也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專業規劃學會。目前,該機構兩萬六千多名會員分布在八十多個國家,在業界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楊威1974年生于北京,在一個傳統的中國家庭長大,經歷了中國城市化發展的初期。讀大學時因對“城市規劃”產生興趣,選擇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城市建筑系規劃專業攻讀本科。畢業后到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攻讀碩士、博士。
讀博士期間,楊威對研究人性化公共空間很感興趣,曾去研究羅馬的廣場和噴泉。她在羅馬的街道中穿梭,發現市民、游客隨時用以解渴的噴泉皆出自大師之手。意大利城市被規劃人士視為歐洲城市的楷模,她深以為然。這堅定了她對城市規劃的認知:一定要對人的尺度有清晰的理解?!耙獯罄嗽谠O計羅馬時,本身就是城市的一員,他們將自己的生活和文化有機地融入了城市的建設?!?/span>
▲楊威2005年博士畢業典禮 圖/受訪者提供
博士畢業后,楊威成為一名城市規劃師,工作重心在歐洲。2011年后,楊威借鑒中醫和諧平衡的系統理論,創建了21世紀田園城市空間規劃方法。這一成果獲得英國2014年沃福森經濟學獎決賽獎——世界上僅次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經濟學獎項。2017年,43歲的楊威被授予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
作為一名規劃師,楊威一直致力于探尋人與城市的關系。每到一個城市,她一定會去逛逛那里的菜市場,看看當地人的樣子、當地的蔬菜水果,了解普通人的生活方式。人、社會、自然在那里融合,生活也變得柔軟。
楊威是英國田園城市規劃先驅霍華德爵士的忠實擁躉。在多次采訪中,談到城市規劃,她都會不由自主談到霍華德的的觀點。她在此基礎上發展了21世紀田園城市理念的核心:城市規劃專業的根本目的,是創造一個讓人、社會、自然和諧共生的平衡體系。
城市規劃要打破階層固化
人物周刊:在疫情尚未結束的情況下,城市規劃應該做出怎樣的調整來適應新的生存環境?
楊威:這次新冠疫情全球有90%的新冠患者出現在城市居民中,暴露了很多問題,比如社會的結構性不平等、食物供應、漫長的工作通勤、綠地缺乏等等。
我覺得未來城市規劃的重點,首先是人類的生存——人類和自然如何共生?之后是人類的健康幸福。很多人可能認為金錢是一個人追求的主要目標,金錢和地位會給人帶來幸福,但是哈佛大學一項長達75年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良好的社會關系是決定人健康幸福的最重要因素。
其次是社會平等和空間平等。我們經常說社會的平等性可能更關注的是在物質分配上的平等性,但空間的平等性也很重要,我們生活在什么品質的空間對健康和幸福有直接影響。
▲楊威在英國皇家規劃協會 圖/受訪者提供
人物周刊:為什么綠地缺乏的問題會在疫情中暴露?
楊威:疫情期間,大家出行主要依靠步行。雖然居家隔離,但英國允許居民每天出門鍛煉一次,時間是一小時。住宅旁邊有綠地,休閑的品質就高很多。如果住在周邊沒有綠地的高密度建設空間,人的身心健康受到的負面影響會更大。人接觸自然對于精神有巨大的療愈作用。以前可以坐公共交通或者開車去遠一點的公園,但是如果依賴步行,步行10到15分鐘可達的設施就變得特別重要,這時候就凸顯出了空間平等性的重要。
人物周刊:我們有一個定量的調研,還是說我們感受到了大家的意見?
楊威:有一個定量的調研,英國國家統計局在疫情期間還專門發表了一項研究,關于不同族裔擁有私家花園的比例,少數族裔擁有私家花園的比例明顯偏少。
人物周刊:這個是在英國比較明顯,還是整個歐洲都挺明顯?
楊威:在歐洲挺明顯。像美國也有這樣的問題。中產階級富人可能住在獨立的房子里,紐約的一些貧民區綠地就少一點。
社會的不平等性確實在這次疫情中很凸顯。屬于底層的少數族裔,他們的感染率要比中產階級等高很多。很大程度是他們的生活環境造成的。
人物周刊:改變他們的生活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