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越野迷途
“這起公共安全責任事件,后果十分嚴重,教訓非常慘痛。這起事件警醒我們,風險防范管控意識不強是安全發展最大的威脅,安全責任不落實是公共安全最大的隱患,專業精神和專業能力不足是領導干部最大的短板?!闭{查報告寫道。
發自:甘肅景泰
責任編輯:黃劍
▲5月24日,甘肅白銀市景泰縣第四屆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的CP2至CP3賽段部分山體 圖/新華社
6月11日,甘肅白銀景泰“5·22”公共安全責任事件調查和處理結果公布。調查認定,這是一起由于極限運動項目百公里越野賽在強度、難度最高賽段遭遇大風、降水、降溫的高影響天氣,賽事組織管理不規范、運營執行不專業,導致重大人員傷亡的公共安全責任事件。27名公職人員因存在違紀、職務違法、涉嫌職務犯罪被嚴肅追責問責。
2021年5月22日,有21名選手在第四屆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的CP2至CP3賽道內遭遇極端天氣,或因急速失溫,或是等待救援無果,不幸遇難。
▲比賽路線圖
CP(Check Point)為馬拉松越野賽中設置的打卡點,設有關門時間。選手必須在每個打卡點關門之前完成打卡,才算完賽。在此次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中,賽事組織方全程共設置了9個打卡點。其中,CP2至CP3為賽事難度系數最高的賽段,平均海拔為比賽全程最高,選手需要完成1000米的垂直攀升,翻過三個山頭,經過不少陡峭狹窄的山路。
不過,這段賽道對于專業的越野賽選手來說,難度系數并不高。一名2020年參賽的選手告訴《南方人物周刊》,去年CP3只“關掉”了11名選手,接近95%的參賽者都通過了這一賽段。賽事設置的關門時間為20小時,去年比賽排名第一的選手梁晶僅用了8個半小時就完成了全程比賽。
CP2至CP3賽道沒有車道,也沒有設置補給點和休息點。主辦方稱,這是必須設置的挑戰極限的賽段。在最終的調查結果中,調查組指出:“百公里越野賽賽道補給點設置不合理,在最難、最險的高海拔賽段(2230米)未設置醫療救助和補給點?!?/p>
領先選手
“5·22”事件的21位遇難者中,有5位一度分列賽事的前五名。5月22日上午10:42,梁晶、曹朋飛、黃印斌在一分鐘內先后通過CP2;此后六分鐘內,黃關軍和賽依提先后通過。三個小時后,在接近CP3的山頂,極端天氣突降。
黃印斌的親友從他的運動手表中確認,14:02,黃印斌失去了心跳。梁晶的朋友趙家駒則向《極晝》記者確認,開賽四小時后,梁晶的運動手表在13:08顯示心率停止,幾分鐘前,他還挪動了4步。
一位69歲的參賽選手事后回憶,比賽當天下午1點左右,在CP2已經有負責本次比賽安全保障的藍天救援隊隊員在與賽事組織方通電話,強烈建議立刻終止比賽。但比賽沒有在那時終止。后有參賽選手回憶,如果能在11點半——天氣變化一小時后——終止比賽,或許就不會發生慘劇。而這位69歲的參賽選手,甚至根本不應出現在這次比賽中,此次越野賽報名須知中要求:百公里組參賽者年齡小于60周歲。
梁晶、曹朋飛、黃印斌的GPS軌跡高度重合,被發現時,三個人的遺體相距不超過300米。
梁晶的隊友和教練重走了那條路線。他們從抵達景泰縣開始,就強烈要求重走,要知道梁晶——這位國際田聯積分榜上超馬、越野積分亞洲第一選手——到底倒在哪里。他們告訴《南方人物周刊》,比賽中,梁晶通過了整個賽段最為險要的一段山路。他的膝蓋已經磨破,或許是求生欲逼著他爬行了一段,也可能是他失溫后意識模糊,摔壞了。
▲5月23日,甘肅白銀山地馬拉松越野賽受傷人員在景泰縣人民醫院接受治療 圖/澎湃影像
從GPS的軌跡來看,三人都偏離了賽道,雖然偏離最遠的也未超過百米。事發后,本刊記者重走了部分CP2至CP3賽段,越往上走,氣溫越低,且大風不止。在這布滿刺蓬的荒山,沒有樹木,也沒有其他景致能夠辨認方位。山中岔路多,一個山頭連著一個山頭,視線所及的范圍內無法辨別每條路可能通向何處。每一條路,或者說每一片山野,看起來都差不多。事發三天后,山頂留下了一點點紅布條路標,有的釘在地上,有的拴在樹枝上,和山下還遺留的路標相比,山頂的紅布條已經被吹碎。
趙家駒在接受《三聯生活周刊》采訪時分析道,他們發現剛爬上山頂后,梁晶、曹朋飛、黃印斌的速度就慢了下來。他們注意到曹朋飛的額頭有很嚴重的摔傷,推斷此時因為曹已受傷,梁晶和黃印斌只能在風雨中扶著他一路向前。又過了一公里,三人都迷路了?!斑@個地方,我們前三屆比賽都迷過路,好在后來及時發現,才又跑回賽道上去?!壁w家駒說。
事后回看許多選手的GPS的軌跡圖,他們都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