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貸”只是噱頭、蹭熱點,堂堂“消費貸”何需巧立名目?
至于所謂“三胎貸”,也許設計意圖是好的,也許沒有多大的風險和危害。但是,提高生育意愿、降低多孩家庭的經濟壓力,需要的是有效的政策配套,而不是“借錢生孩子”的金融“創新”。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中國銀行江西分行的一款“生育消費貸款”產品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因為正值開放三胎政策出臺,而且這款消費貸確實涵蓋了三胎生育,因此很多網友稱之為“三胎貸”。
不過,根據相關宣傳資料,借貸資格并不僅限于三胎。一胎家庭最高可申請10萬元,二胎家庭最高可申請20萬元,三胎家庭最高可申請30萬元貸款,具體以實際審批金額為主;產品最高期限3年;1年期年化利率4.85%、1-3年期年化利率5.4%。應該承認,銀行官方命名的“生育消費貸款”比“三胎貸”更準確。
生育確實會帶來家庭消費的增加,這是合理合法的消費項目,銀行為之設計針對性的消費貸款似也無可厚非??墒?,這種合理性僅僅是理論上的,實際操作的有效性頗為可疑。
“貸款生娃”的觀念太“超前”了,大眾未必會接受。如果是為了提高生育意愿推出這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