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科創要聞

責任編輯:黃金萍

1.政策要聞

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提速

6月7日,工信部、中央網信辦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發展目標為:到2025年,區塊鏈應用滲透到經濟社會多個領域,在產品溯源、數據流通、供應鏈管理等領域培育一批知名產品,形成場景化示范應用;區塊鏈標準體系初步建立;形成支撐產業發展的專業人才隊伍,區塊鏈產業生態基本完善;區塊鏈有效支撐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戰略,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揮重要作用。

點評:區塊鏈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指導意見》的出臺,意味著中國對區塊鏈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基本完成,將引領區塊鏈產業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也預示著區塊鏈發展的“政策紅利期”即將來臨,區塊鏈將迎來新一輪應用落地潮。

四部門聯合發文構建報廢汽車回收體系

6月9日,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商務部印發《汽車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實施方案》,方案提出,以汽車生產企業為主體申報試點,樹立一批汽車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標桿企業,形成適合中國國情的汽車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實施模式。到2023年,報廢汽車規范回收水平顯著提升,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汽車生產企業為責任主體的報廢汽車回收利用模式;報廢汽車再生資源利用水平穩步提升,資源綜合利用率達到75%;汽車綠色供應鏈體系構建完備,汽車可回收利用率達到95%,重點部件的再生原料利用比例不低于5%。

點評:截至2020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為2.81億輛,汽車回收產業的發展,關乎中國循環經濟的發展。該方案將倒逼汽車生產企業從汽車全生命周期產業鏈的角度,重新考慮產品設計、材料、環保等問題;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行業,也亟需更多的技術創新,從粗放式往精細化發展。

中國出臺數據安全法

6月1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這是數據領域的基礎性法律,也是國家安全領域的一部重要法律,將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數據安全法明確,國家保護個人、組織與數據有關的權益,鼓勵數據依法合理有效利用,保障數據依法有序自由流動,促進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發展;國家建立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任何組織、個人收集數據,應當采取合法、正當的方式,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數據。

點評:數據安全法聚焦數據安全領域的突出問題,確立了數據分類分級管理原則,數據保護、數據處理、數據交易等將有法可依,為推進數據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和支持數據在各行各業的創新應用打下基礎。

新備案集中式光伏電站等實行平價上網

6月11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2021年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從2021年起,對新備案集中式光伏電站、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和新核準陸上風電項目,中央財政不再補貼,實行平價上網;新建項目上網電價,按當地燃煤發電基準價執行;新建項目可自愿通過參與市場化交易形成上網電價;新核準(備案)海上風電項目、光熱發電項目上網電價由當地省級價格主管部門制定,具備條件的可通過競爭性配置方式形成,上網電價高于當地燃煤發電基準價的,基準價以內的部分由電網企業結算。

點評:截至2020年底,我國風電、光伏發電裝機達到約5.3億千瓦,近年來新建光伏發電、風電項目成本不斷下降,中央財政不再補貼,通過價格信號來調動新能源投資積極性,將促進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四部門印發《能源領域5G應用實施方案》

6月11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中央網信辦、工信部聯合編制并印發《能源領域5G應用實施方案》,明確在未來3至5年,要圍繞智能電廠、智能電網、智能煤礦、智能油氣、綜合能源、智能制造與建造等方面拓展一批5G典型應用場景,建設一批5G行業專網或虛擬專網,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易推廣的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研制一批滿足能源領域5G應用特定需求的專用技術和配套產品,制定一批重點亟需技術標準,研究建設能源領域5G應用相關技術創新平臺、公共服務平臺和安全防護體系,顯著提升能源領域5G應用產業基礎支撐能力。

點評:5G為代表的先進信息技術與能源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提升能源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將為中國社會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供有力支撐,將有效帶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模式創新,為能源革命注入強大動力。

2.區域要聞

深圳:打造全球衛星及應用產業創新高地

6月7日,深圳市發改委發布《深圳市關于支持衛星及應用產業發展的工作意見》,從打造特色應用場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產業配套環境、建立行業保障機制等五個方面推出16條舉措,對相關企業及項目予以資助,開展衛星及應用產業技術研發和應用創新最高3000萬元、重大裝備和關鍵零部件研制項目最高3億元、單個衛星項目最高2億元、發射商業保險最高5000萬元。

點評:依托信息技術及裝備制造產業的優勢,深圳近年引進亞太高通量寬帶衛星通信系統項目、微小衛星基地等重大項目和科研機構,組織實施了衛星導航應用、微小衛星產業壯大、航天技術及應用等重大工程,2018-2020年間每年都有一顆衛星上天,2020年“深圳星”發射成功,使得深圳成為繼北京之后中國第二個擁有通信衛星的城市。搶抓衛星及應用產業發展機遇,搶占航空航天領域賽道,深圳是認真的。

深圳:2025年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6月9日,深圳市發改委發布《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規劃提出,到2025年,深圳要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球城市前列,研發投入強度、產業創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其發展目標明確,2025年經濟總量超過4萬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超過1.5萬億元,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9萬元等。

點評:作為經濟特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建設者,深圳的“十四五規劃”備受矚目,規劃在綜合改革試點、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營商環境創新等方面做了相應布置和安排,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深圳加油!

成都: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計算平臺

6月9日,成都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項目正式奠基開工,西南交通大學、四川長虹、成都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考拉悠然、羅克佳華等首批15個生態伙伴簽約入駐。

該項目由華為公司與成都高新區共同建設,將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計算平臺。項目包含“一中心、三平臺”,“一中心”即“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成渝I類節點”,將結合成都在西部的經濟、科技中心地位,承接國家重要需求、科研創新和戰略落地;“三平臺”包括城市智腦平臺、全球領先(E級)人工智能計算平臺、全球智能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科研創新平臺。

點評:一不留神,成都的電子信息產業規模產值已破萬億。從現有規劃看,成都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項目落地,將成為成都科技創新和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并在中西部地區形成強大輻射力。

上海寶山:“科創新政30條”

6月9日,上海寶山區推出《寶山區加快建設上??苿撝行闹麝嚨卮龠M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10個方面30條新政,每年將拿出不少于10億元,給予企業最優惠的政策支持,扶持力度在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領先。例如企業或項目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將給予項目固定資產投資20%,最高5000萬元的支持;對于關鍵核心技術研發項目按研發投入的50%給予支持,一般項目最高1000萬元,重點項目最高3000萬元,重大技術攻關項目最高4000萬元。

點評:在上海市“十四五”規劃中,寶山區的發展定位為“科創中心主陣地”。從本次發布的“科創新政30條”看,作為轉型中的老工業基地,寶山區打好科創牌的決心和行動力驚人,吸引科創企業落地、支持科創企業發展的誠意十足。

上海:2023年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額超三千億

6月11日,上海市政府印發《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2021-2023年)》,明確提出,到2023年基本建成統一開放、功能完善、體制健全、平等高效的技術市場體系,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金額超過3000億元,科研機構技術合同成交金額超過300億元,發展100家以上多模式、專業化的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培育3個至5個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區、創新創業集聚區,匯聚3000名以上專業技術轉移人才。

點評:上海的行動方案,分別從成果需求側、供給側、服務側、技術市場生態四方面發力,著重提升企業創新能力、高校院所和醫療機構成果轉化運用能力、技術轉移服務能力、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能力,期待其落地實施。

云南、青海:整頓比特幣挖礦

6月11日,云南省能源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比特幣挖礦企業用電管理的通知》,要求于6月底盡快完成比特幣挖礦企業用電清理整頓工作。6月9日,青海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下發《關于對虛擬貨幣“挖礦”項目開展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堅決查處糾正以大數據、超算中心等名義立項但從事虛擬貨幣“挖礦”的項目主體,制止向虛擬貨幣“挖礦”行為提供場所、電力支持。

點評:自2021年5月內蒙古全面清退虛擬貨幣挖礦企業以來,多省市陸續展開比特幣挖礦的清理整頓。電子加密貨幣挖礦的能耗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這對比特幣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個考驗,對正在推進中的數字化社會來說,能源布局與規劃更是一場大考。

3.公司及技術

華為30億成立數字能源公司

6月7日,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在深圳注冊成立,注冊資本30億元人民幣。工商資料顯示,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大量與新能源汽車相關,包括在線能源計量技術研發、新興能源技術研發、能量回收系統研發、機電耦合系統研發、新能源汽車換電設施銷售等。

點評:這是在智能網聯汽車之外,華為公司從數字能源領域切入新能源汽車的新布局。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胡厚崑為華為副董事長,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可見華為對其重視程度。

全球最大網約車平臺滴滴擬IPO

6月11日,滴滴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IPO招股書,擬于紐交所掛牌上市。

招股書顯示,滴滴的主業分為中國出行業務、國際業務和其他業務(包括共享單車、車服、自動駕駛、造車等)三部分,2020年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1336億元、23億元和58億元,合計1417億元,日均入賬3.9億元。

自2012年運營以來,滴滴持續虧錢,2018-2020年的凈虧損分別為150億元、97億元、106億元。2021年一季度,滴滴實現凈利潤54.8億元人民幣,主要來自投資收益。

點評:成立9年,融資21輪,滴滴終于要上市了。比照Uber財務數據,從招股書披露的滴滴運營情況以及募資用途看,出行業務真不是一門賺錢的生意,滴滴未來可能的增長空間在國際業務和其他業務。正在試圖轉型出行服務商的車企們,開始糾結了嗎?

天問一號著陸火星首批科學影像圖公布

6月11日,中國國家航天局舉行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首批科學影像圖揭幕儀式,官方首次對外公布由祝融號火星車拍攝的著陸點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國印跡”和“著巡合影”等影像圖片。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于2013年全面啟動論證,2016年1月批準立項。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于海南文昌成功發射,歷經地火轉移、火星捕獲、火星停泊、離軌著陸和科學探測等階段,從發射到火星車平穩著陸在火星表面,用時約9個月。

迄今為止,火星表面停留有效的火星探測器有來自中國的“祝融號”火星車,以及美國的多輛火星車。

點評:從1960年第一部火星探測器發射以來,大量的火星探測任務以失敗收場。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一次性完成火星探測、火星環繞、火星表面軟著陸以及火星表面巡視,這在人類歷史上尚屬首次。期待天問一號后續科學探測,為人類帶來更多新發現、新成果。

4.海外

拜登撤銷對TikTok和微信等中國軟件禁令

6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令,撤銷此前針對中國短視頻社交應用TikTok、社交應用WeChat以及其他8款應用程序的禁令。

白宮在當天的簡報中表示,該行政令旨在提供一份標準,用以識別和評估可能對美國國家安全和敏感數據安全構成風險的應用程序。應用程序可能造成個人身份信息和基因信息等敏感數據泄露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對手,對美國數據隱私和國家安全構成風險。

根據該行政令,美國商務部將在行政令簽署后的120天和180天內分別向白宮提交兩份報告,就具體行動及額外的行政和立法措施提出建議。

2020年8月6日,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以WeChat和TikTok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對其頒布禁令。此后,WeChat美國用戶和TikTok就禁令提起訴訟,聯邦法院叫停部分禁令。

點評:數字化時代,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數據安全都是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一項重要議題。期待各國都能制定統一的標準和規范,讓企業依法合規展開公平競爭。

網絡編輯:唐家樂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