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省新高考,志愿怎么報
在浙江,考生最多可填報80個志愿,而參考浙江模式的省份,志愿可填數量最多的當屬遼寧省——112個。
在不少浙江模式的擁護者看來,該模式最顯著的特點和優勢,是不會出現志愿調劑,能最大限度滿足學生興趣。
一些學生進了大學后,發現專業所要求的基礎學科知識,自己過去并沒有相關儲備。比如,上的雖然是生物類專業,但不少課程需要有一定化學基礎,學生在高中卻并沒有相關選科。
(本文首發于2021年6月17日《南方周末》)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吳筱羽
新高考志愿填報的浙江模式和上海模式。
(相關報道詳見《北師大招生辦主任談新高考志愿填報:提早了解高校和專業很重要》)
高考最后一門考試結束快一周,距離月底放榜還有些天,河北保定市某重點中學的教導主任李佳逸一直在“連軸轉”。
“現在我們和家長最關心的其實不是分數了,等分數就是等一個結果?!?021年6月15日,李佳逸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最關心的是頭一年志愿怎么報?!?/p>
從年級主任到教導主任,這是李佳逸主持學校高考工作的第十年,也是她的學生們第一次參加新高考。新高考改革實施七年,隨著第三批省份加入,參與者增加到了14個。分別是2017年首次新高考的上海、浙江,2020年的北京、天津、山東、海南,以及2021年的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
與新高考改革相隨的是高考志愿填報方式的變革。目前,啟動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志愿填報大體依循最早實施新高考的兩省兩種模式,一種是上海模式,也就是“院校+專業組”志愿,在上海,本科普通批次設置24個平行志愿。另一種是浙江模式,“專業(類)+院?!敝驹?,在浙江,一共可填80個志愿。
盡管這兩種模式在前兩批省份已有實踐經驗,但各省份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異。
沒有往屆錄取分數及位次參考,對全新的志愿填報方式也缺少規則運用經驗。這是初次面臨新高考改革省份的學生、家長,甚至是老師普遍遇到的難題。
連日來,接受學生和家長的頻繁咨詢,李佳逸聲音已經有些沙啞?!皠e說他們(學生、家長)了,我們(老師)之前已經經過培訓,現在有很多還是懵的。問題一多,能解釋明白的沒幾個?!?/p>
同一天,直到晚上十點,浙江寧波市效實中學校長裘建浩還在開會,會議主題正是第二天的高考志愿填報說明會。
相比于四年前組織、指導第一屆“新高考”考生填報志愿時的忙亂,裘建浩如今胸有成竹。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第二天的說明會上,浙江省考試院原副院長劉寶劍將會去做講座,解讀高考志愿填報的原則和技巧,同時為學生和家長現場答疑解惑。
“一定要把志愿全部填滿”
不同于前兩批的“3+3”模式,2021年八省份新高考實行的是“3+1+2”,即“語數外+物理/歷史+其他兩門選科”。在志愿填報改革上,遼寧、河北和重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汪亞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