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暴的人: “追風暴像一種音樂,在最高潮處戛然而止”
追風者們的最高目標是追到一個強龍卷?!皬姸冗_到EF3級的龍卷,有時候一年一次都不會有。而現在一個月不到出現了三次,還是比較罕見的?!?br />
“風暴變化速度很快,強度也很難預測,所以有時候你需要去賭。賭你選擇的風暴會發展得好,賭它會到你的預定位置。如果賭贏了,你就成功了,如果賭輸了,那就什么都沒有?!?br />
有時候,“豪賭”還會帶來危險,重則危及生命。2013年6月,追風時長30年的美國知名風暴攝影師蒂姆·薩馬拉斯和兒子、同事被卷入龍卷而身亡。
(本文首發于2021年6月17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譚暢
2021年5月15日,江蘇蘇州,蘇鏑坷記錄下自己站在風暴下的影像。
很難形容第一眼看到風暴的感受?;液谏娘L暴覆蓋整片天空,大風吹過身體,雷聲不斷響起。震撼,激動,駭人,以及自覺渺小。更多的時候,王路澄腦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雜念都沒有,只想用眼睛裝下花費兩個小時追逐但只停留在面前十分鐘的氣象結構。
2021年5月15日,王路澄和3個朋友一起,追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場風暴。他今年20歲,還在讀大學,但已算得上是國內資深氣象愛好者。追風小隊里的核心成員,和王路澄一樣,都是00后。
從5月14日江蘇蘇州、湖北武漢兩地突發龍卷風,到6月1日龍卷風襲擊黑龍江尚志市,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三起強龍卷已經造成13人死亡。強對流天氣專家、中國氣象局干部培訓學院教授俞小鼎認為這很罕見,“有時候一年一次EF3級的龍卷都不會有?!?/p>
而對于王路澄這樣的追風者而言,今年頻發的龍卷風意味著機遇。追逐風暴,用鏡頭捕捉風暴的身影,那是一場探尋自然的旅程,也是考驗經驗與運氣的“豪賭”。
“吃”一個風暴
5月14日晚上九點半,蘇鏑坷坐上了從北京去往南京的動車。這是一趟提前兩天就計劃好的旅程,根據超級計算機的預報,15日左右南京附近會出現較為激烈的氣象情況。蘇鏑坷判斷,這會是今年強對流天氣的起點,也是自己這一年追風的開始。但當時還沒人預料到,蘇州盛澤、武漢蔡甸兩地接連遭遇龍卷風。
剛上動車,蘇鏑坷收到朋友發來的雷達圖資料,上面顯示武漢西側位置有一個大紅色的“鉤子”,這意味著出現龍卷風可能性極大。作為擁有19萬粉絲的氣象科普類up主,蘇鏑坷馬上在B站發布一條預警,提醒武漢的朋友躲好不要外出。
緊接著,他馬上訂下第二天最早的一趟從南京到蘇州的火車票,他想先去盛澤記錄風毀現場,再與其他追風者會合。
15日上午10時,蘇鏑坷最先到達盛澤,用無人機航拍災難現場。這場EF3級強龍卷破壞了整個鎮的電力系統,墻體倒塌,路邊的樹木也被拔起,樹皮被剝開,“很少有風能做到這樣”。
一小時后,兩位隊友王路澄、吳振一趕來會合,組成追風一隊。另一名氣象科普類博主劉屹靖和幾名江蘇當地粉絲,組成了追風二隊。
雷達圖上顯示,一個紅色云團正從丹陽市西側移動。這是一個剛生成的新風暴,與蘇州盛澤龍卷風產生于同一支暖濕急流。兩隊決定從不同的角度追逐。
紅色,意味著風暴生長狀態良好。和人一樣,風暴有著出生、青春、巔峰、消亡幾個階段。當熱力條件合適時,風暴會慢慢膨脹發展,云頂變得高聳,雷達圖上的顏色會越發鮮艷,風暴也越適合跟蹤。
選擇一個準確、合適的風暴觀測點并不簡單。它不能在山上,樹木遮擋,視野不好,風暴帶來的強降水可能引發泥石流。也不能在泥濘的小路上,車開進去就出不來。不能和風暴離得太近,核心位置的大雨冰雹會帶來生命危險;但也不能太遠,最好距離風暴5-10公里。
風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