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年間兩個舉人的日記

我們后來人看晚清,常常會想起“內憂交患”“內外交困”這樣的詞匯,但翻看當時的京官楊宜治的日記,即使是這樣外交疲沓,也不稍減他的日常宴飲、雅集、觀帖臨帖等等的興致,真是“晏如也”。楊宜治對于王朝危機的認識,似乎處在一種“草色遙看近卻無”的狀態。

(本文首發于2021年6月17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鄭觀應(前排中)是直接認識到王朝危機的人,他送了一部《盛世危言》給京官楊宜治,但楊在日記里卻沒有提到自己閱讀這部書的感受。

光緒皇帝,清德宗,清軍入關后第九個皇帝,清皇朝倒數第二個皇帝。光緒5歲登基,光緒元年,即紀元1875年2月。在位最后一年,光緒三十四年,紀元1908年。在大位33年。光緒年間的兩個舉人,楊宜治、劉大鵬,前者是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總署章京,后者是山西太原赤橋村鄉紳。兩位舉人,一個是中級京官,一個是鄉村紳士。兩位舉人的日記,前后相接著閱讀或者對照著閱讀,或者還是有點兒意思的。

京官楊宜治

先說楊宜治。楊宜治,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出生,光緒二十四年(1898)去世。籍貫四川渠縣,成都長大。同治六年(1867)四川鄉試舉人。同治十三年(1874)七月,以舉人考取內閣中書。光緒十三年(1887)七月,楊宜治任職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總署英國股(相當于外交部英國司,不過英國股還管理涉奧匈帝國事務,兼管海關稅務)章京。章京相當于司局級干部,職銜由從五品至四品不等,中級京官。這一年,楊宜治42歲。按照清朝官制,總理衙門的職務是兼職,楊宜治的本職在刑部。楊宜治每天在刑部、總理衙門總署的工作時間大約2個時辰(即4個小時)。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李文杰整理的《楊宜治日記》,其中有《懲齋日記》,懲齋系楊宜治的室號。日記起于光緒十三年九月(1887年10月),止于光緒十五年十二月(1890年1月)。這部分日記記錄了總署章京楊宜治在北京期間的日常生活和部分工作。

讀楊宜治《懲齋日記》,我第一個最深的印象是,宴飲頻繁。以這3個年頭的九月為例。光緒十三年(1887)九月,記載天數29天,宴飲有20次。例如:初二日(10月18日),“晴。李仲約師招飲?!背跞眨?0月19日),“晴??偸鹩⒍砉赏苏酗??!背蹙湃眨?0月25日),“風。吳柚農兄、繆小珊同年招飲于陶然亭?!边@一天的日記接著還記錄:“步至城闕,登高四望?!边@一個月里,有4天是一日數飲,分別是十三日(10月29日)、十五日(10月31日)、十六日(11月1日)、二十日(11月5日),例如十三日(10月29日)這一天的記載:“李虹若弟招飲……譚問梁兄招飲……”再看光緒十四年(1888年)的九月,記載天數30天,宴飲有5次。再以光緒十五年(1888年)九月為例,這一個月記載天數29天,宴飲3次。這3個年頭的九月,宴飲最多的有20次,最少的也有3次,可以說沒有月份是沒有宴飲的,或者是同僚聚會,或者是師尊招飲,或者是同鄉宴飲,各種名義都有。除了宴飲,其他的社交活動也頗不少,還是以這3個年頭的九月為例,光緒十三年九月,祝壽1次。光緒十四年九月,吊唁1次,致賀3次。光緒十五年九月的數字不能確定,因初十日(10月4日)“送殯、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陳玲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