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河南的新流量密碼

傳統文化+優質表達=新流量密碼。

責任編輯:戴春晨

編者按:

端午節爆火的河南,用一支2分鐘的《洛神水賦舞》,初步實現了"鄉土中原"到"文化大省”的區域形象重塑。這意味著:傳統文化+優質表達=新流量密碼。尊重經典,追求極致美感,創新技術水平,或許就能創造下一個2分鐘奇跡。

今年端午,熱搜霸屏、外交天團齊推的河南,成為新晉“頂流”。

經歷了春晚唐宮夜宴的爆火、元宵河南博物院奇游和清明紙扇書生的刷屏,2021年的第4個傳統節日,河南用“端午奇妙游”再次證明自己:文化大省的絢爛,并非曇花一現。

而2009年開始主推的“文化河南”旅游口號,在12年后,僅用4個月的時間,就家喻戶曉。4個視頻,總時長不到300分鐘,就初步實現區域形象傳播的重塑,其中,蘊含著怎樣的奧秘?

文化河南“上頭了”

安迪·沃霍爾提出的“十五分鐘成名定律”,不止適用于人,一城一物也同理,且在互聯網大數據加持下,時間彈性進一步壓縮。此次爆火的《洛神水賦》(原名《祈》)不足2分鐘,端午節目總時長也不過41分鐘,卻收獲了億萬關注。多平臺霸屏背后,離不開觀眾的搖旗吶喊。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搜集網絡評論,通過做關鍵詞頻與情緒分析,仔細聆聽掌聲背后的網友聲音。

城市研究中心爬取知乎熱點“河南衛視端午奇妙游”下2個熱門問題、491個回答(河南衛視2021年中國節日系列特別節目《端午奇妙游》、如何評價河南衛視的端午奇妙游開場《祈》),對所得內容清理之后,得到77414個有效數據。

參考大連理工大學情感詞匯本體庫,我們將評論內容的情感分為7大類:怒、惡、悲、懼、驚、好、樂。結果顯示,80%以上觀眾以積極情緒參與討論。其中,表示贊揚、喜愛、尊敬態度的“好”占主流,其后為“樂”,懷疑、貶責等“惡”類情緒也偶有出現。

從關鍵詞頻來看,節目對“文化河南”區域形象的塑造有著重要作用。評論內容主要圍繞“河南”與“文化”展開,節目內容評價以“舞蹈”“絕美”“好看”“洛神”等詞語為主;作為節目總設計師與主陣地,河南衛視同樣備受關注,其創新精神與審美水平得到眾多網友認可?!疤啤薄疤茖m”的多次出現,表明自牛年春晚“唐宮夜宴”開創的唐宮小妹IP,對河南唐朝盛世的宣傳功不可沒。

總而言之,底蘊深厚、文明成果燦爛的傳統文化大省形象被大眾接受并認可。

看得到的炸圈,看不見的努力

80%以上正面情緒評價,外交天團齊力推薦……自春晚開始響起的掌聲未有停歇之意。炸圈背后,寶藏河南為何唱響“文化盛歌”?

首先,坐擁數千年文化的河南自帶buff,多年以來踏踏實實堅守,認認真真傳承。

作為區域文化輸出的重要平臺,省級衛視一定程度代表當地的價值取向。我們不妨管中窺豹,從河南衛視的十一年改革路,看看他們到底有多“軸”。

20世紀初,省級衛視打響“品牌戰”。湖南、江蘇、浙江等6省提前戰略布局。

其中,主打“快樂中國”的湖南衛視憑借《快樂大本營》、超級女聲選秀等綜藝娛樂節目,成為品牌先鋒隊;江蘇衛視打出一張“情感牌”,通過《非誠勿擾》強化其“情感中國 幸福中國”的定位;2008年浙江衛視推出“中國藍”口號,通過《中國好聲音》等節目站穩腳跟……

處于第二梯隊的河南衛視2010年改版發軔,打出“文化立臺”的口號,相繼推出或改版《漢字英雄》《成語英雄》《華豫之門》等文化節目。再加上老將《梨園春》《武林風》,戲曲、武術、鑒寶、文字、成語……河南衛視,應該是文化節目最多樣的電視臺了。

這里的90后,哪個沒有陪爺爺奶奶周末雷打不動收看《梨園春》的經歷,誰不會哼幾句“劉大哥講話理太偏”呢? 

作為《成語英雄》的嘉賓之一,國漫大師蔡志忠接受采訪時曾表示:“無論是前一階段的《漢字英雄》,還是現在的《成語英雄》,河南電視臺在傳播文化方面都有獨特的渠道和方式,我表示欣賞和贊賞?!?/p>

堅守固然難得,但倘若一直悶聲做事,滯后于時代步伐,那影響范圍也只能限于內部,無法真正獲得更大的情感認同。

從春晚破圈到端午炸圈,真正為河南帶來目光停留的,是其嶄露頭角的文化創新能力,包括文化生產單位的體制創新、文化傳播形式創新等。

河南廣播電視臺“中國節日”執行策劃、《端午奇妙游》執行策劃徐娜對南方周末坦言,中國節日系列的“炸圈”并不是偶然,很大程度得益于2020年電視臺開始實施的體制改革,包括更新部門管理體系,設立紀錄片工作室、導演工作室等;采用項目經理制,大型活動需通過內部競聘和招標形式決定主導權歸屬。

將市場競爭機制引入媒體管理體系,其實并不新鮮。湖南廣播電視臺人力資源部黃弘彥就曾指出:湖南衛視的成功經驗,在于通過人才激勵、團隊運作等人力資源手段,形成了有利于生產力高速發展的動態化管理機制。

但是,招不在新,管用就行。在大量人力被解放、被激勵之后,各種靈感的火焰就迸發出來了。

《端午奇妙游》總導演陳佳接受南方周末采訪時表示,節目首創“網綜+網劇”的編排形式,7個短視頻各自展現一種文化風情,方便單獨傳播;不同作品之間又有劇情的連接,提升人的沉浸體驗感。

河南衛視春晚《唐宮夜宴》(受訪者供圖)

創新是會上癮的。接下來的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都被安排好了。徐娜還透露,河南廣電后續將深入開發“唐宮小妹”IP,除去已經試水的盲盒、周邊等產品,“我們還會嘗試網劇、網絡大電影,用小姐姐的不同人設貫穿劇情,希望大家期待這樣的作品出現”。

其實,“創新形式表達傳統文化”算是“公開的秘訣”,人人都會說、座座城市都在做,為什么河南成功了,還連續出圈,無一失手?

我們認為,更重要的一點在于,在開放創新的同時,河南保留著數千年文明的莊重與大氣,讓觀眾在作品中感受到一種肅穆,一種震撼。

河南衛視“端午奇妙游”《祈》(受訪者供圖) 

這與過去大部分國潮產品不同。

德國哲學家、文化評論家尼采在論述古希臘戲劇時指出,藝術存在著阿波羅與狄奧尼索斯精神的和諧。阿波羅是太陽神,倡導莊嚴的、肅穆的理性之美;狄奧尼索斯為酒神,主張追求愉悅的、自由的狂歡之樂。

為了與充滿朝氣、向往自由的年輕靈魂同頻共振,部分國潮產品主打趣味、好玩以引起更多關注——從這樣的意義而言,國潮時下的復興很大程度是中國式狄奧尼索斯精神的成功。

但在傳承與創新的界限中,偶爾會不小心失了度,忽視數千年文化的厚重與內涵,古典美成了包裝風格,流于表面的“國潮文創”最終走向消費主義的狂歡。

而源自河南的“中國節日”系列,則像“潮玩”娛樂浪潮中的一股靜穆的清流,給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帶來了一種莊嚴之力。這種莊嚴感在紀念革命烈士在學校的教育中存在著,如今成為噴薄而出的潮流。

河南的經驗是,并非泛娛樂化地消解文化,選擇尊重傳統,運用現代科技再現震撼人心的古典之美。水下拍攝十幾個小時的中國風舞蹈《洛神水賦》(原名《祈》)中,表演者的服化與敦煌洛神形象一致,通過較高的表現手法與藝術審美,再現了曹植《洛神賦》中“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的神女形象?!尔惾诵小吩佻F“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絕色之美,演員用優美的舞姿演繹大唐盛景……

河南衛視“端午奇妙游”《麗人行》(受訪者供圖)

其中令人肅穆而震撼的,究竟是這些視頻藝術作品,還是數千年傳統文化,抑或是真誠用心的傳承態度,早已分不清了。

最后,再好的作品也需要合適的觀眾。傳統文化+優質表達=新流量密碼,這個等式之所以能成立,離不開大眾審美的回歸,文化自信的崛起。

“幸運的是,堅持做文化的我們,遇到了正在尋找文化的受眾?!边@是采訪時,徐娜反復強調的一句話。

《中國文博文創消費調研報告》數據顯示,1990年后出生的消費者占比超過了53%,其中95后占比更是達到了30%。

國家經濟實力和國家地位的提高,團結抗疫激發的民族歸屬感與自豪感,種種原因使年輕人心態與審美發生轉向,更欣賞傳統文化的深邃與肅穆,探究傳統藝術的精美與靈巧。

如河南省政協文史委主任毛德富教授所言,“根植于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藏著每個中國人都會產生共鳴的文化基因。傳統的最時尚,這是我們上下五千年該有的文化自信?!?/p>

河南衛視“端午奇妙游”《祈》(受訪者供圖)

節日之外,我們期待塵封的文化活起來 

除中國節日系列策劃之外,為了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河南在文化傳播上做了多種嘗試。

河南省十四五規劃中,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單獨成篇。淌過中華民族半部文明史的黃河,首次在生態、水域領域以外的章節重點出現。還計劃與大運河互連互通,2025年實現鄭汴洛等旅游通航,重現“清明上河圖”。

4年后的大運河我們暫且不討論,“活”起來的文物資源就在眼前。河南省文物局與百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傳統文物融入科技、時尚的表達之中,讓更多人線上領略傳統之美。

線上河南博物院的文物盲盒備受關注,線下一個大型戲劇盲盒悄然建成。

6月初,戲劇主題景區“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正式開城,21個劇場演繹不同時代的不同故事,轉身即是滄海桑田。

景區還將鄉土河南與文化河南融為一體,走過100畝麥田、穿過15米高的夯土大墻,方可揭開數千年文明的面紗。

“《只有河南》就是要通過你肉眼可見的真實,通過一悲一喜的情感震撼,讓那些沉淀下來的中原文化全景展現,給你帶來沖擊心靈的情感共鳴?!睂а萃醭备枵f。

優秀文化作品出圈后,觀眾從用“手”鼓掌到用“錢包”鼓掌,轉化宛如牛奶一般絲滑。

去哪兒數據顯示,截至3月22日,清明假期坐飛機去洛陽的旅客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超過兩成。而根據攜程發布的《2021端午假期旅行大數據報告》,鄭州首次入圍近年黃金周熱門前十目的地。

但我們仍要意識到,吸睛帶來的文旅增長潛力多大、后勁多久、評價如何,與線下旅游景點的管理服務水平、交通住宿等公共設施完備程度等諸多因素有關。

河南的文旅產業能否因此崛起,完成十四五規劃中“文化強省”的flag?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將持續關注。

數據處理:常媛媛

可視化:鄧玥、石登江

參考資料:

1.專訪河南衛視:立足實際繼續“破局”謀發展,2020年完成頻道改版升級與經營新突圍;張穎;電視指南

2.省級衛視及河南衛視品牌發展歷程研究述評;吳靜;今傳媒

3.河南衛視以文化立臺的探析;宋玉杰;新聞愛好者

4.地域形象與文化符號傳播研究;李天姣;復旦大學2013級碩士畢業論文

5.從傳播學角度淺析區域形象塑造問題——以“河南形象”為例;作者:侯建建、張榮;新聞世界

網絡編輯:鄧麗萍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