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的話,淺淺地說

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作者系北京牛欄山一中語文高級教師。

文學作品的語言,尤其是詩歌的語言,不外乎這么幾種:深深的話,淺淺地說;深深的話,深深地說;淺淺的話,淺淺地說;淺淺的話,深深地說。

竊以為,在上述幾種表達中,深深的話,淺淺地說,是最高境界的,也是最難的。古往今來那些流傳千古的作品,像《詩經》里的名作,漢魏南北朝樂府中的名篇,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等等創作的那些膾炙人口的作品,大都屬于此種情況。想讓人喜歡,要流傳得廣,首先你得讓人知道你寫的是什么,不管哪個層次的人,多多少少都能覺得“我懂”。這看似簡單,其實需要創作者有相當深厚的語言功底,有時甚至是需要一些天賦的。深入淺出,舉重若輕,唯有真正的創作者才知道其中的艱難,所以才有了“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的傳說;才有了“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悲喜;才有了“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自信。

這個淺,不是淺薄,更不是淺陋,而是似淺實深,似淡實濃,是假淺淺,是“河漢清且淺”的淺,如果真淺的話,還要鵲橋干什么。

深深的話,深深地說,是第二種境界。有些人,有很深刻的思想,有很深沉的情感,當然也有很深很深的壓抑,他需要吶喊,需要發泄,可是他又不想或者害怕別人讀懂他,于是,他就盡可能含蓄、盡可能婉轉地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用獨特的方式表達出來,如大量用典故、比擬等等各種手法。如果沒有淵博的知識,如果不了解這個作者的創作背景,幾乎沒有幾個人能讀懂他。此類詩人中,有代表性的是李商隱,他的詩一如他的名字,有太多的難言之隱,好不容易言了,但你還是不知道他在說什么,朦朦朧朧,若隱若現。這樣的詩是寫給自己的或者是一兩個知音的,后世能讀懂的極少,有些人自以為讀懂了,其實多數情況都是歪解。這樣的詩,因其深藏不露,所以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這樣的深是真深,是深情,是深邃,是深刻,是“情到深處人孤獨”,是“庭院深深深幾許”,是真深深,裝不來的。

淺淺的話,淺淺地說,是第三種境界。這樣的詩,大多不追求深意,只追求一點生活的趣味,像唐朝張打油的打油詩:“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贝祟惖拇蛴腕w,不入大雅之眼,有點俗,但俗中又有點淡淡的俗趣,為底層人民所喜聞樂見。此類詩,除了打油體外,還有孩童體,像“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落入梅花(一說蘆花)全不見?!贝祟愒?,大巧若拙,卒章顯志,看似容易寫,其實寫好了也極難。

這樣的詩,就像一條清淺的小溪,盡管淺吧,但因有可愛之處,也挺討人喜歡。

境界最低的,就是淺淺的話,深深地說。此類詩,多數都是無病呻吟之作。詩貴含蓄,不錯,但含蓄不是故作高深,不是故弄玄虛,不是云山霧罩,不是裝腔作勢。今天,我們讀到的好多詩都屬于此類。這類詩就像爛泥塘一樣,本來應該是淺淺,偏偏卻要裝深深,裝高雅,讓人看不清它到底是深還是淺,也因此騙了一部分幼稚的讀者,騙了一部分不太懂詩的編輯評委,到最后竟然連作者自己都騙了,真以為自己成了高深莫測的詩人大師了。但是爛泥塘終究是爛泥塘,早早晚晚是要原形畢露的。

很喜歡魯迅打的那個比方:“一條小溪,明澈見底,即使淺吧,但是卻淺得澄清,倘是爛泥塘,誰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淺呢?也許還是淺點好?!弊鋈诉@樣,寫詩作文何嘗不是這樣。

有些東西,并不是越深越好,越長越好,要恰到好處。深深的話,何不淺淺地說,濃濃的情,何不淡淡地訴。生活如此,詩歌的創作亦如此。

(“弦歌不輟,薪火相傳”教師征文挑戰賽投稿郵箱為 nfzmread@126.com,歡迎進一步了解比賽規則:http://www.zprce.cn/contents/206897

--------

2021年4月,南方周末報社正式啟動“閱讀新火種”公益行動,將向全國2萬名中學語文教師贈閱為期一年的《南方周末》紙質報紙,以及舉辦進中學校園、開展公益教師訓練營等線下活動。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