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毛錢特效的古早劇辣眼睛?這屆年輕人:真香
年輕人開始熬夜刷古早影視劇了。粗糙制作的流動機械背景,各種五毛錢特效的光波武功招式,讓人尷尬得腳趾抓地的土臺詞,還是勾起了年輕人的復古情懷。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年輕人刷蹩腳復古劇的樂趣何在。
現在打開各大視頻網站,刷起十多二十年前的老劇,彈幕的熱鬧程度不亞于熱門新劇。一部分年輕人為童年和青春落淚,一部分年輕人懷疑起自己童年時的審美喜好,還有一部分年輕人開始了童年回憶的二次創作,各種鬼才剪輯橫空出世,人人樂此不疲。
各大電視臺每年的寒暑假檔,固定播出《還珠格格》《神雕俠侶》《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經典劇,各種經典翻拍也是數不勝數。人們為何如此熱衷追老劇感性懷舊呢?那些五毛錢的尷尬特效為何在我們心中始終是經典無法取代?情懷牌為何總能準確打在大眾心上?
古早影視劇的價值
所謂古早,是指某物或某事有歷史并令人懷念,指過去的年代里的產物,在福建閩南及臺灣地區用得較多。新舊世紀交叉的年代,臺灣影視偶像劇大量流入內陸,古早一詞開始在大陸流行開來。而古早也漸漸成了一種有代表性的風格:懷舊而不俗、復古而不土。
在各個領域都有古早風的發明,穿搭時尚界的古早風,飲食界的古早小吃餐點,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影視界的古早劇。有著尷尬土味的臺詞和劇情,不加過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