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視點|當拜登訪歐撞上“監聽門”

“雷聲大雨點小”,依舊是這場監聽丑聞的結局。這結局不僅是歐洲人的無奈,更是他們的宿命。

責任編輯:姚憶江

6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從馬里蘭州安德魯斯空軍基地啟程前往英國,開始他就任總統后的首次出訪。 (新華社/美聯/圖)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總統拜登于2021年6月9日抵達英國,開始他就任總統后的首次出訪。在為期8天的訪歐行程中,他出席了七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和北約峰會,并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瑞士會晤。輿論普遍認為,拜登此訪旨在修復過去四年嚴重受損的美歐關系。

就在拜登即將滿懷壯志踏上歐洲大地之前,現實給他潑了一盆冷水。 

當地時間2021年5月30日,丹麥電臺等歐洲媒體發出一則調查報道,美國2012到2014年曾利用與丹麥對外情報部門的合作關系,監聽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內的一些歐洲政要,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等隨后紛紛表示,此舉“不可接受”,要求美方解釋。

“監聽門”讓拜登重返歐洲絆了一跤

2021年6月9日,美國“空軍一號”飛抵英國之后,拜登在機場的首次演講上,向歐洲人揮手“美國回來了”。前四年,特朗普把歐洲盟友差不多得罪了個遍。直到半年前,“特朗普主義”的幽靈還籠罩在歐洲大地之上。

特朗普在任四年期間,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對歐盟鋼鋁產品加征關稅,逼迫歐洲盟友增加軍費開支,這一系列行動令美歐關系一度跌至二戰后的最低點。如今,拜登帶著“安全的承諾”與“合作共贏的誠意”,踏上了修復“美歐”關系之旅。然而始料未及的“監聽門”丑聞,給拜登的“修復”之旅抹上了幾分尷尬。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朔表示,監聽丑聞的爆出,讓歐洲對未來美歐關系的良性發展持保留態度。

德國《柏林日報》指出,這一事件給歐洲國家當頭一棒,也給拜登的歐洲之行蒙上陰影。八年前“棱鏡門”的主角斯諾登發推文說:“拜登早就準備好如何回答了,因為他曾深度參與了這次丑聞。相關國家應該要求丹麥和美國全面披露事件的相關信息?!?/p>

2013年,“棱鏡門”事件曾讓美國政府名聲掃地。如今丑聞又起,面對這些指控,白宮發言人2021年6月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將繼續通過國家安全局與歐洲盟友展開合作,并對一切質疑作出回應。這被外界解讀為,白宮的態度就是不承認也不否認,更沒有一句道歉,其傲慢的態度和奧巴馬時代一樣。

王朔教授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