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作界:沿著大運河穿過揚州

地處蘇中的揚州無論從地理還是文化上都可謂是南北的融匯與過度。當我沿著大運河從瓜州古渡一路向北穿過揚州、邵伯與高郵,等于是在一步步作別南方、逐漸來到北方。而過了寶應之后,大運河徹底告別了揚州的地界,奔流在了北方的大地上。

責任編輯:楊嘉敏

斜陽灑落在河面,駁船緩慢地行駛,將落日的倒影揉碎成點點金光。我站在河堤的垂楊柳下,初春的鵝黃綠芽在傍晚模糊成一片昏暗,讓我不禁產生了一絲滄桑之感:2500年前,當吳國的水工在江淮大地奮力挖土的間隙抬起頭,是否也見過同樣的暮色?

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北上爭霸,開鑿邗溝,連通長江與淮河?!蹲髠鳌芬院喍痰钠邆€字記錄了這個驚人的工程,“吳城邗,溝通江淮”。這一年被認為是揚州建城之始,邗溝則是我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人工運河,亦是列入世界遺產的中國大運河最早的一段河道。20多個世紀以來,揚州的命運與運河緊密相連,也同樣幾經變遷。我盡可能地靠近河流、沿河而行,運河孕育了竹西佳處的風景、滋養了千里通波的商貿,也見證了古老城鎮的興衰。沿著大運河穿過揚州,漫長的時光如水流淌。

揚州瘦西湖畔楊柳依依,物候學顯示已入春。 (黎瑾/圖)

從瓜州北上

“這里沒什么好看的?!笨撮T的大爺登記后將顯示行程碼的手機遞回給我。我尷尬一笑,還是邁進了公園的大門。與煙花三月游人如織的揚州城相比,瓜州古渡實在是清凈。春日柳葉新發,只零星幾個人在樹蔭下的詩廊散步,隨著 “樓船夜雪瓜洲渡”等詩句走到最南端的石碑前,與“瓜州古渡”的大字合影。

石碑面朝著長江的方向,從眼前開闊的水流再往南一些,運河便與長江交匯。全長一千多公里的大運河分成許多段,其中瓜州古渡至高旻寺的12公里河道稱為瓜州運河,始于唐開元年間開鑿的伊婁河。瓜州運河縮短了漕運的線路,入江的渡口也自然成為了南北航運的要津。江南的航船由此進入運河北上,所以造訪瓜州最懷古的方式莫過于像王安石一樣,從鎮江乘船渡江來此,體會何謂“京口瓜洲一水間”;北方的航船則由此南下入長江,“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與船同行的還有北方少婦的閨怨愁思。

但一如大爺所說,現在的瓜州古渡只是個踏青的公園,并無古跡可看。仿古的亭臺樓閣試圖喚起歷史的回聲,不斷提醒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汪亞純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