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改革的南崗樣本 “不要輕易說離婚”

作為全國首批婚俗改革實驗區之一,哈爾濱市南崗區的改革重點是離婚調解與婚姻輔導。試水始于2017年,四年中有3270對夫妻接受離婚調解,其中2028對夫妻重歸于好,調解成功率62%。

醞釀離婚調解的同時,哈爾濱市南崗區民政局局長趙曉春也開始琢磨“婚姻頒證師”制度,邀請當地有名望的人到婚姻登記處給新人頒證。他的初衷是讓新人感受到婚姻的神圣,承擔家庭的責任,不輕易說“離婚”兩個字。

近年來,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力量在各地民政局推出的婚姻輔導中得到重視。但南崗區目前仍以退休志愿者為主,孫力覺察到,離婚當事人對于專業的、年輕的調解員更有戒備心,而69歲的她則具有媽媽一般的親和力。

(本文首發于2021年6月24日《南方周末》)

發自:哈爾濱

責任編輯:譚暢

在離婚登記處,志愿者正嘗試勸解當事人。 (南方周末記者 劉怡仙/圖)

69歲的孫力,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婚姻登記處的離婚調解志愿者。本該安享退休生活的她,值班時早上6點半從家里出發,轉兩趟公交車到婚姻登記處,8點半準時上班,下午四點半下班。她與其他志愿者管在這的工作叫“趴活”——識別那些沖動離婚的夫妻,上前勸導。

“趴活”開始于四年前。當時,南崗區民政局局長趙曉春出于降低離婚率的考慮,招募人員開展離婚調解服務。掣肘于人力、財力、智力支持有限,趙曉春只能采取志愿服務的形式。

四年探索逐漸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南崗方案。截至2021年5月10日,在接受離婚調解的3270對夫妻中,有2028對夫妻重歸于好,調解成功率62%。2021年4月,哈爾濱市南崗區通過申請,被民政部確認為全國首批婚俗改革實驗區之一,其中一項重點工作即為離婚調解與婚姻家庭輔導。

2021年6月18日,在民政部舉行的“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婚姻輔導被進一步強調。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副司長張貞德表示,“十四五”期間,將推動縣(市、區)級婚姻登記機關實現婚姻輔導服務全覆蓋,依托婚姻登記機關的陣地優勢,引入社會工作專業力量,為有需求的婚姻當事人提供情感溝通、心理疏導、關系修復、糾紛調解等服務,提高婚姻當事人維護婚姻家庭的綜合能力和素質,減少沖動離婚行為。

在婚姻觀念變革加劇的時代,把握離婚調解服務的邊界是一項需要小心拿捏的難事。如何既提升調解成功率、維護婚姻家庭穩定,又不至于違背離婚自由原則?南崗區民政局選擇以志愿服務的方式破局。

識別能挽救的離婚

依照國家5A級婚姻登記機關建設的南崗區婚姻登記處,面積足有1200平方米,寬敞,功能室配備齊全。結婚頒證大廳氛圍喜慶,有大大的“囍”字和垂墜的鮮花,新人和父母爭相合照。

離婚登記則需要走過一條長長的走廊,那里的椅子是深藍色的,墻上掛著標語“多一點關愛,少一點焦躁;多一點理智,少一點沖動”。四張相鄰的桌子上豎起擋板,人們沉默、不交流,沒有笑容。

穿著粉色馬甲的志愿者在其中徘徊,偶爾湊上前去:“姑娘,填表有問題嗎?你倆商量好了嗎?”她們在尋找機會說服離婚夫妻到另一個小房間里,接受一對一的調解。

這項特有的服務起始于2017年初,趙曉春發現當地離婚率很高。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舉例稱,2017年1月26日,春節前的最后一個工作日,南崗區辦理結婚登記10對,離婚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