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愛要不要”的鐘薛高,你就有雪糕自由了?
雪糕本就是再普通不過的消暑產品,流水線能生產的,自己在家也能做。不過偏偏像鐘薛高這樣的牌子,一開始就想做網紅。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為什么雪糕越來越貴了。
責任編輯:劉韻珊
你永遠想象不到網絡的熱搜話題會是什么。這不,近日網紅雪糕鐘薛高價格貴的熱搜,一度吸引了兩億人的圍觀。上了年紀的人有些想不通,不就一支雪糕嘛,咋能賣66呢?難道味道真的和過去幾毛錢的雪糕不一樣?
年輕的網友其實也想不通,尤其創始人林盛那句“愛要不要”,更讓太多未獲取完整信息的網友炸了鍋。
那咱們不妨來慢慢“品嘗”一下這支雪糕,看看它究竟是一股什么“味道”。
標榜的成本
雪糕不是高技術飲品,配料的成本也不會太高,所以無論是小品牌還是大品牌,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一支雪糕的制作成本不會太貴。
水、奶乳品和其他添加劑,是雪糕的主要成分,其成本在3毛到5毛之間,加上流通成本和中間商的利潤后,消費者最終買到的雪糕單支價格通常都在1元以上。
不過,由于目前諸多的品牌雪糕開始走網上銷售路線,這就又增加了一項必不可少的冷鏈運輸成本。即使如此,最終成本也只有兩元左右。
相比之下,鐘薛高的產品,單支最低的售價也在15元左右,更不要說,其創始人提到的一個品牌,聲稱成本高達40元/支。難道鐘薛高和其他雪糕的配料真的不一樣?
對比一下,別家售價兩三塊的雪糕中含有牛奶、飲用水、淀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