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當藝術遇上區塊鏈

“收藏”的概念被這種新形式重新定義。參與收藏的人群中,也涌現了許多學計算機、數學出身的跟傳統收藏家完全不一樣的身影。這無疑是一場新的游戲。

責任編輯:黃劍

▲2021年3月11日,美國平面設計師Beeple的NFT作品在佳士得拍賣行拍出693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5億元)

永不落槌的拍賣

2021年5月29日,北京嘉德藝術中心地下一層,名為“一個小目標”的展覽舉行開幕式。據官方介紹,這是全球首個有關區塊鏈藝術及加密藝術的主題個展。聽著挺玄。

前來的人群里,有“幣圈大佬”,也有美院教授。學術指導鄔建安與共同主辦方巴比特、chain news等區塊鏈資訊門戶出現在同一張海報。原本不太相關的兩撥人,因為此次展覽的主角劉嘉穎擦肩而坐。簡短的開場致辭后,她在眾人簇擁下走進展廳,逐一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導覽。

講解過程中,以太坊、賬本形態、元宇宙、上鏈、算法、記賬、數字錢包、智能合約等技術字眼多次出現,眼前的藝術作品依然以油畫、雕塑、動畫、裝置等形式承載,但賞析它們,卻不再與光線、筆觸有關。

先后擁有騰訊國際業務部首席產品設計師和中央美院碩士的身份,劉嘉穎的經歷不論放在哪一邊,都頗具說服力。讀研期間,她專注于探索如何用區塊鏈底層技術進行藝術創作。2020年6月畢業時,由于疫情,沒法做線下畢業展,也不能在畢業典禮上和同學們見面,只能在微信上收鮮花表情,為了彌補遺憾,她在區塊鏈平臺Cryptovoxels(借助這個平臺,人們可以使用加密數字幣買賣土地、興修建筑、舉行派對和展覽,不再受限于時間和空間)上建造了一座名為“赤金”的虛擬美術館。

▲劉嘉穎在“一個小目標”展覽現場

時隔一年,展覽開幕當天,不少人戴著VR眼鏡在這件作品前一探究竟,有的從后門進入“赤金”的展廳,有的直接從天上掉落,進來就在二層空間,傳統美術館的既定動線在這里蕩然無存?!案匾氖恰?,劉嘉穎戴著耳麥,用手指向另一方向,“在虛擬空間展示的藝術品都可以直接連接到TopBidder進行拍賣?!?nbsp;

人們摘下眼鏡,視線跟隨她揮動的手向右側望去,移步到本次展覽的重頭戲。這是一個臨時搭建的拍賣場地,兩旁是高懸的電子屏幕,扎著高馬尾、身穿職業套裝的主持人站在中間,有條不紊地介紹拍賣規則,并邀請還有些不明所以的觀眾在臺下事先擺好的近百張椅子上落座。

▲Topbidder平臺拍賣現場

TopBidder是劉嘉穎創建的一個拍賣平臺。在這一平臺中,每件上到區塊鏈的數字化藝術作品都以0.05個以太幣的價格起拍,每輪競價,出價自動設定為比之前高出10%,最終買主、成交價格都成了未知。主持人依然會象征性地拿著小木槌,但“3、2、1,成交!”的畫面將永遠不會上演。拍賣無休無止,每個參與者只能暫時獲得擁有權,并在下一個競拍者“搶走”時獲得30%的溢價收益,而原創的藝術家,則能在每一輪競拍中分成50%。平臺從協議級別保證了創作者的永久權益。

傳統藝術品拍賣中的舉牌加價,變成了悄無聲息的手機操控,屏幕上數字在跳動,周圍是隱約帶著興奮的面孔。自2021年4月發布以來,TopBidder被稱為迄今為止最創新的NFT拍賣平臺,NFT的全稱是Non-Fungible Token,意為非同質化代幣。視頻、游戲、音樂、文字、圖片……幾乎所有能被數字化的東西都可以在區塊鏈上被編碼為NFT,然后被定價和交易,相當于一份數字藝術品的所有權證明。

▲TopBidder界面

劉嘉穎解釋,她的創立初衷,是希望藝術作品在這一非永久占有的拍賣平臺上能夠自由流轉,不受任何人控制。她認為,區塊鏈技術天生就是為了解決傳統世界不公平的事情,合理加以利用,便能改變藝術圈現有的問題。

“收藏”的概念被這種新形式重新定義。參與收藏的人群中,也涌現了許多學計算機、數學出身的跟傳統收藏家完全不一樣的身影。這無疑是一場新的游戲。

新游戲

2021年3月11日,一位化名為“Beeple”的美國平面設計師的NFT作品在佳士得拍賣行拍出693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5億元),一舉刷新數碼藝術品拍賣紀錄,成為在世藝術家創作的第三高價的藝術品(僅次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