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玲:閱讀,通向第二世界的“魔衣櫥”

6月17日、18日,由南方周末主辦,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全程支持,新東方公益戰略支持、中國郵政特別支持的“閱讀新火種”校園公益講座先后走進成都市樹德中學,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學高中部、初中部。其間,《南方人物周刊》高級主筆徐琳玲以《我的那一天,闖入“另一個世界”的開始》為題進行了精彩分享,以下為演講實錄:

那一天,進入新世界

故事要從我小學一二年級談起。當時,每個寒暑假我都會被父母送到外婆家待一段時間,盡管在我這代開始,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但我也有很多表兄弟。男孩子們非常會玩,抓魚、摸蟹、游野泳以及搞各種惡作劇,跟他們在一起玩耍是非??鞓返?。但因為他們都是男生,我是我外婆家外孫中唯一一個女孩。男孩子們有時候是不太愿意帶女生玩的,所以他們經常想方設法把我給甩掉,然后結伴偷偷溜出去玩。我也很不爭氣,總是眼巴巴地像個跟屁蟲一樣跟在他們后面。

有一天中午,我午睡起來,發現他們都消失了。我就意識到:他們又把我給甩了,偷偷溜出去玩了。我當時很沮喪,一個漫長的下午也不知道該干什么,所以就跑出去玩。

我跑到一個遠房的表兄家,他當時大概二十歲左右的樣子,是屬于典型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那種文學青年,小有才華,自己經常寫寫詩歌、小說,也在報刊上發表一點小文章。但當時他因為偏科嚴重,數學不好,高考落榜了,考了兩次都沒有考上,是一個非??鄲灥奈膶W青年。

當時我跑到他房間里去玩,他有三四個帶玻璃門的大書柜,里面都是一套一套的書。我記得有《西游記》《紅樓夢》《三國志》《安娜·卡列尼娜》以及《約翰·克利斯朵夫》等等。

我記得當時我首先拿的是吳承恩原版的《西游記》,然后抽出其中一本看。當時年幼,認識的字很有限,但不知道怎么的,我就開始看起來了,就這樣一頁一頁地翻下去。

現在想想看,這是一個很神奇的過程。我不知道那個信息的解碼是怎么一回事情,因為顯然書上大部分字是我不認識的。同時我當時也沒有學過古文,只會念一兩首唐詩,并且也不明白它們的確切含義。

但就不知道為什么,那個下午,我居然一行一行、一頁一頁地看了下去,雖然當時并不能完全看懂,但這似乎不影響我繼續閱讀下去。如果大家翻過吳承恩原著的《西游記》就知道,里面語言是半文半白的,比如有時候忽然來了一個妖怪,他就會來一個“有詩為證”。這對一個沒有認識多少字的人,同時又根本不懂古文的小孩,其實是極其困難的。但我看完了一本,接著再看第二本、第三本,把整套看完之后,我又把手伸向別的書了。

現在想想看,可能中國的象形文字是很特別的一種語言,為什么?它是方塊字,由一些簡單基本的部首組合在一起,也許你忽然有一天,神奇地,本來是看不懂的字卻看懂了。所以,后來那個暑假,我也不當跟屁蟲了,就在表兄家借了一本書又一本書來看,整個暑假就過得很愉快。

我感覺我是闖入了一個十分神奇的新世界,這個新世界要比抓魚摸蟹、搞惡作劇、捉弄人更有意思。

從那個暑假開始,我迷上了閱讀。

我家里有一些藏書,但我父母都是理工科出身,所以家里的藏書都是我不感興趣的專業書籍。我開始千方百計找各種書看,從表兄家、同學家、學校圖書館、少年宮借書。我看得非常雜,有各種小說,像凡爾納作品這種非常老派的科幻小說,也讀奇奇怪怪的各種書籍,如《科學畫報》《上下五千年》《中國歷史五千年》等。只要能夠找到的我覺得有趣的書,我就會讀起來,然后就捧著放不下了。

閱讀就是“魔衣櫥”

初二的時候,我從一位同學那里借了一本書,叫《獅子、女巫和魔衣櫥》,它實際上是《納尼亞傳奇》的其中一部。故事講有四個英國小孩通過一位鄉下老教授家中衣柜神奇地進入了一個魔法世界,在一系列的奇妙冒險后,過了幾十年,通過衣柜又回到了現實世界。

《納尼亞傳奇》在奇幻文學里面是一個開辟性的創造,因為以前所謂的奇幻文學都是情節非常簡單的童話故事,但作者C.S.路易斯在這里面創造了一個新世界——納尼亞世界。

在C.S.路易斯的概念里面,我們日常所生活的、肉眼所見的現實世界叫做“第一世界”,他認為人們是沒有辦法滿足于肉眼所看到的這個世界,因此他用魔法或者用文字的力量創造“第二個世界”,那就是納尼亞世界。他覺得這兩個世界都是真實的,所謂的第二世界/看不見的世界,是我們日常生活的現實世界的倒影或鏡像。此外,他認為,雖然這個第二世界有自己的地圖、有自己獨特的時間和空間,但是它在某一個節點上又跟第一世界是連接的。

回想我的閱讀與成長經歷,我覺得它就是我的一個魔衣櫥。當我打開一本書、全身心投入的時候,就進入到一個跟周圍完全不相干的世界里面了,里面有很多有趣的人物,然后就跟著他們去歷險。如果大家看過托爾金的《魔戒》,就知道跟著那個護戒小分隊,在中土世界里面一路打怪,跟各種各樣的邪惡力量較量,還要跟自己內心被喚起的邪惡欲望做斗爭。忽然你媽媽一聲——“吃飯了”,你就從那個世界里面抽離了出來,你會發現,也就過去大概一兩個小時,但是這兩個小時在里面很愉快,我想閱讀大概最有益趣的就在這里面了。

小說是現實的鏡像

如果大家跟作家打過交道就知道,他們寫作的人物、題材都來自現實世界,但是經過他們的濃縮、提煉,可能里面一個人物是從他們生活中聽到過、眼見過的很多人物中所提煉出來的一個形象。在這些書中人物身上發生的事,作家所描述的事,也是在現實生活中真實有過的,他們可能會把很多事情進行剪輯、拼接、提煉,再加一部分想象,所以他們創造的那個小說世界,其實就是現實世界的一個鏡像。

我以前采訪過作家麥家,他是寫諜戰懸疑類小說的。當時他跟我說:“你千萬不要相信小說家所說的話?!笔裁匆馑寄??他說:假設你在跟小說家聊天的時候,他會跟你講,他碰到一件什么事、見到一個什么人,會說得非常具有戲劇性,其實你要知道這事情可能是真的,但是在敘述過程中,可能他會下意識進行一些改造、拼接,即使它是真實的,但跟另外一個不是小說家的人講的同一件事情是不一樣的。

另外他的第二句話也很有意思,他說:“我們筆下的現實,比你肉眼所見到的世界更真實”,因為這里頭有對很多現實世界里的事實進行濃縮和提煉??赡茉诂F實生活中看到你的同學發生了某一件事情,但是小說家同樣寫一個中學生的生活,他可能需要從很多中學生的遭遇、內心所經歷的種種提煉出來,所以那個真實是更有強度的、高濃度的真實。

非虛構的跨越性

小說是“虛構”文學,那么“非虛構”書籍,像歷史類,則是講述在另一個時空曾經有過的人和有過的事,比如司馬遷的《史記》,閱讀過程中,你可以回到“鴻門宴”的現場。當你打開的時候,你就回到了那個年代。

而一些更嚴肅的人類學、社會學,那就是所謂的“他者的故事”。什么是“他者的故事”?

他們是另外一群人,比如生活在草原上的或者生活在非洲某一個部落的,他們的風俗習慣跟我們都是不一樣的。但當你在讀這些書的時候,你好像來到了非洲的某一個部落,跟著他們打獵,或者體會到他們族群里面特有的文化習俗,體會到了一種跟你日常生活經驗完全不同的東西,這些都是非虛構的。

像散文和詩,我在大一的時候就買了劉亮程老師的《一個人的村莊》,里面描寫風和狗叫聲,我第一次才意識到:連風都有那么多不同,帶給人這么豐富的感受!我雖然不生活在農莊里,我生活在城市,在海邊、在公園里走的時候,但我感覺我的聽覺、觸覺都被劉老師的文字打開了。

同樣,大家在讀詩或者在讀某一些東西的時候,突然覺得有一瞬間內心被擊中了。為什么?它讓你想起一種你自己說不清但你也曾有過的情緒、感受,兩者忽然如此吻合了,你的內心發生了共振。

閱讀的“無用之用”

 “有用”就不用多說,各位家長會逼你們看書,老師也會讓你們看書,你們也知道要讀書。讀書這幾大用處我都經歷過,就不展開講了。

我講講“無用”。例如歷史,對于中國來說,首先這是認識我們自己、理解我們的過去。在中國,歷史學是地位很高的東西,它講到“以史為鑒”。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鑒》,每一代統治者在幼年教育里都會讀這本書,他們會從過去帝王的失敗和成功里面汲取經驗,等他在位以后,他在自己的統治過程中就要警惕很多事情。

像人類發展史,比如現在新冠大流行,我又重讀了戴蒙德的《槍炮、病菌與鋼鐵》??赡苊總€人也就活個幾十年或者時間長點也就是一百年,但他講的是整個人類的發展以及為什么歐洲會崛起、為什么這些土著會消亡,他講他的一套理論,你在里面可以看到人類幾千年、幾萬年的衰榮。

新冠疫情發生后,我特地去閱讀了關于人類歷史上疫情的書籍。我才發現,其實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部分人是死于當時的西班牙流感,而不是炮火。我才意識到,人類生存最大的敵人不是彼此開戰的同類,而是微生物。同樣你讀這些書,這是你自己的人生經歷不可能有的東西的時候,你就會重新思考人與自然、人和不同生物之間的關系,這也是超越我們日常生活經驗的,你也能夠更好地認識和理解自己。

我覺得一個內心有人類、大海、星辰的人,不只是僅有憑肉眼所見到的世界的人,這樣的人會更加地堅韌、博大、溫柔。

作為一個記者,我會關注很多事情,最傷心、最慘痛的是看到一些很年輕的生命,因為一些日常很小的事情,比如某一次考試考得不好或者和家長老師之間關系有些緊張,甚至很簡單,比如可能心儀的女孩不搭理自己了,然后就覺得人生崩潰了。因為你的世界很狹小,只有你身邊那么一點點,可能只有兩三個人的世界,突然一些令人失望的事發生,然后你覺得很難忍受了。但是如果你的世界很廣闊,有上下五千年、有整個人類、有宇宙,甚至還有微生物,那你會覺得這個世界是非常豐富有趣的,它們還等待著你去認識、了解和對話。那還有什么東西是邁不過去的呢?

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書本在它“有用”之外的“無用”的用途。我想,一個內心豐富的人,無論是對他個人的職業,自己作為一個完整人的生命成長,以及對整個社會來說,都是有益處的。

--------

南方周末“閱讀新火種”公益行動旨在通過為2萬名中學語文教師開放全年報紙免費訂閱、校園公益講座、教師公益訓練營等舉措,激發更多年輕學子及教育工作者的閱讀興趣,讓閱讀流行起來。歡迎進入“語你共進”專區了解更多:http://www.zprce.cn/content/203395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