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時代的美
1928年春天,蔡元培先生在國立藝術學院開學典禮上講到,人們到西湖來是為滿足其愛美的欲望,要以純粹的美來喚醒人的心,并且創造美,借以真正完成人們的生活。
責任編輯:周建平
電影《阿凡達》是花了四年半制作完成的,為了拍攝這部影片,導演卡梅隆發明了一套更接近人眼工作原理的3D攝像系統,同時運用人臉捕捉技術,使最終呈現的畫面與角色比以往的電影更生動、更逼真。
但在11年前,中國能夠放映IMAX的銀幕屈指可數,北京有三塊,其中一塊在五環外的中國電影博物館,那里破天荒地開辟了午夜場放映;上?!蛘哒f整個華東地區——只有一塊,人們穿著軍大衣拿著小板凳排隊買票,隊伍綿延兩公里。今年3月中旬,《阿凡達》重映,如今國內3D銀幕數量突破2萬塊,《阿凡達》在一天后便重登全球影史票房冠軍。
為什么我們愿意以如此多的付出換取美的享受?美的永恒性是否有秘密鑰匙?這些新的美學范式從何而來?舊范式在當下如何延續?它們從誕生到被篩選到最后流行或消亡會經歷什么?科技創新如何給審美帶來變化?
我們對這一系列與美有關的問題感到好奇,于是從傳統文化、科技與經濟學領域中找到三位對話者,他們是守望者、實干家和經濟學者,帶著各自鮮明的主張與審美進行探討。
不過,等等,我們首先需要回答的問題或許是,美是什么呢?
永不停歇的生產力
“美是什么???”榮耀CEO趙明停下來思忖了一下。和6年前接任榮耀總裁一職時相比,趙明要操心的事情更多了。2020年11月17日,榮耀與華為正式分離,《深圳特區報》上一則聯合聲明昭告了華為將不再持有榮耀的任何股份,那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和市場化投資”。
從此榮耀成為一個擁有8000人的科技創業公司,由趙明帶著繼續向前走。因為睡眠時間常常被壓縮到5個小時,他的右眼隱約可見紅血絲。但他仍筆挺地坐在一把白色椅子里,燈光打在他的修身西服上。
這身西服是為了采訪而專門換上的,換裝之前則是另一種風格——圓領的文化衫搭牛仔褲,和他日常工作時沒兩樣。趙明本人信奉簡潔之美學,倒不是極簡主義,只是覺得簡單、簡約的生活,可以在“無形當中使精神層面追求更多”。
“美最核心的是讓人感覺舒服,讓人心里滿足?!焙芸?,趙明回答說,“所以其實對美的追求是人的內心最美好、最向上、最蓬勃而發的一種需求和體現。對于美的要求和追求是不需要討論的,因為這是基座?!?/p>
1998年,25歲的趙明從交通大學通信與電子系統專業碩士畢業,入職華為。那時候手機剛走出“大哥大”時代,向著小而美的設計思潮前進;國內市場由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三分天下;搶占年輕人市場永遠是焦點,諾基亞推出首款內置游戲的手機,其中包括流傳至今的貪吃蛇。
從那時候開始,趙明參與了3G(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基站的開發和設計,見證了4G的面世過程,又繼續參與5G。他認為人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人們很難回到十年前,“也不會拿著十年前的手機說好,所以我們就只能跑得越來越快?!?/p>
趙明環顧了一下酒店:“你到一個房間里,管控的范圍就是可觸可視的部分,但現在通過手機和IoT(Internet of things ,即“萬物相連的互聯網”),你可以管理大量資源。這些資源在你手里的時候,實際上就變成你的復雜問題。于是人工智能就發揮作用了,你有一個指揮中心,或是一個助理幫打理,它只在你需要時提供服務,其他時候則可以隱身?!?/p>
2016年,榮耀Magic首次將人工智能理念引入智能手機,面對海量的信息,人工智能能夠更好地幫助消費者整理很多信息和資源,讓生活更加有序,更好地安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人真的需要這么多服務嗎?”
“人的欲望以某種形式在不斷地提升,如果哪天消費者沒需求了,那就是可怕的內卷,生產無用的東西?!彼φf,人的精神需求是無止境的,它結合不同的物質形式在不斷地提升?!艾F在年輕人的需求和我們年輕時候的需求相比,成長了不知道多少,這種成長帶來了工作機會和動力?!?/p>
審美驅動科技,科技反哺審美
無止境的欲望。薛兆豐也提到了它?!叭松鷣碛幸环N對美的追求的本能,然后我們為此付出巨大。其實整個物質文明史也就是美學史?!彼苷J真地說:物欲背后都是精神。
我們與薛兆豐探討了技術如何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的問題。在采訪中,他非但不輕視精神性的力量,而且對美學非常重視。拍攝當天,這位經濟學者仔細確認了鏡頭可能捕捉到的畫面,然后強調,“人們對美的追求仍然是個無底洞?!北热缫曈X,“視覺的詞匯比其他感官的詞匯要豐富許多,因為我們的視覺非常敏銳,非常發達,而且我們極大的幸福來源于此。為了滿足視覺上的欲望,人類從來沒有間斷過努力。要看得更清晰、更立體,對實物的描繪已經到了盡頭,而對于虛擬物的追求遠遠沒有結束?!?/p>
薛兆豐提到了耗資巨大的《阿凡達》,在經濟學中電影可被劃分為共用品,人們可以通過眾籌——買電影票——的方式享用它,這也使巨額拍攝有可行性,“花了那么多錢,也就是讓你的眼睛舒服兩個小時?!?nbsp;
此事不僅印證了人在追求視覺之美上的不遺余力,也印證了技術與美之間的緊密連接——技術喂養了審美,而美又引誘著技術發展。
薛兆豐在成長過程中見證了科技的飛速發展,科技曾帶給他許多精神沖擊。大學時代,他第一次接觸到電子計算機,??顯示器的分辨率是????640×480,大家要在那上面安裝Windows3.0。視窗軟件安裝完成,薛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