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易考 | 劉禹錫與白居易作伴北歸

責任編輯:朱又可

白居易 (IC photo/圖)

白居易在揚子津碼頭下船游覽,劉禹錫也在這里下船游覽,白居易長假卸任蘇州刺史,劉禹錫期滿卸任和州刺史。兩位詩人不期而遇,喜出望外。

如果說,微之乃樂天前半生至交,那么,夢得便是樂天后半生知己。前者稱元白,后者稱劉白。劉白二人同年誕生于唐代宗大歷七年(772),家庭背景相似,父親同為地方官。禹錫祖籍洛陽,其父劉緒為避安史戰火,攜家南遷,大歷七年時任嘉興鹽鐵轉運副使,劉禹錫出生地便是江南嘉興。

劉白進士及第也同樣順遂。白詩“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頗多得意。進士難考,不少學人從青春年少一直考到白發蒼蒼。名流之孫韋莊,考中進士已經六十歲,名相李柬之,七十歲才得中進士。故白居易二十九歲金榜題名,在同科當中還是“最少年”。韓愈考了四次,李白索性沒考,杜甫兩考不中而放棄。江南才子劉禹錫則非同凡響,年僅二十二歲便一舉考中進士,比同時代白居易、李絳、王叔文、令狐楚等驕子更加年輕耀眼,唯柳宗元二十歲中舉,堪與之比肩。

青年劉禹錫、柳宗元等,于永貞元年(805)積極參加革新集團行動,遭到舊勢力聯合反撲。唐憲宗繼位,驅貶“二王八司馬”出京。那時,白居易只是一名校書郎,位卑人輕,心向革新而無力助援。不久后,白居易給劉禹錫寄詩百首表達深切敬意,心靈相通相近。

殊可嘆,永貞革新失敗后,劉禹錫遠離長安,先貶連州(今廣東清遠)改朗州(今湖南常德),十年后奉詔返京,卻因桃花詩案復貶播州(今貴州遵義),又改連州刺史,五年后除夔州(今重慶奉節),四年后轉和州(今安徽馬鞍山),直至寶歷二年(826),劉禹錫五十五歲,始從和州任上北返。如果從永貞元年算起,禹錫三十四歲,年富力強,到寶歷二年卻已年過半百,竟然一晃二十多年??锸乐艅⒂礤a,將人生最佳歲月,盡耗在貶放流離之中。而劉禹錫始終心性昂揚,不屈不撓,豪放不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阿柴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